查看原文
其他

王菲菲|让“汉语之花”一路绽放

王菲菲 外研社国际汉语
2024-09-04

 王菲菲 


王菲菲,安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希望在之后的实践中为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观摩了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全国交流活动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无论是展现出超强专业素质的教师团队,还是尽显卓越风采的学生团队,都让人惊叹不已,也让我们看到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无限可能和美好前景。在此,我想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本次交流活动中的精彩瞬间,来谈谈我的观摩心得。


中文教学模式的无限探索


2020年暑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云端汉语”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线上中文教学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教学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但也正是这次契机,让我们对线上中文教学产生了信心。作为教学组的成员,我主要负责教学内容设计和课件制作,考虑到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特别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内容的生动性,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比如探索古诗中的美食文化、开展课堂互动游戏、展示美食视频和图片等。


在设计课程时,我们除了满足学生的语言知识需求外,还兼顾了他们的文化感知需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点,我们每天会在微信群内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文字、图片等。这种分享式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调动了学生对于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感知与了解。我至今还记得一位名叫费尔的留学生对我们的“反馈”:“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很感兴趣。”看到留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馈,以及表现出的对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与成就感,也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后续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倾向于在线下学习中文,同时他们也肯定了线上学习的一些优势,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希望能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我意识到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


留学生正在观看中国美食文化相关视频


团队开展线上授课


在本次“汉教英雄会”中,各大高校充分展示了线上教学资源的优越性,不少团队选择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团队在课前采用微课形式,注重引导新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采用edpuzzle平台布置线上作业,线下课程则注重语言点的运用与操练;安徽大学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在目标导向教学理念和ESA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展开混合式教学,以故事情节为线索,串联语法教学内容;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团队采用“实践性教学”原则,线上线下协同请学生参与短剧编写及表演,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正是这次观摩学习,让我看到了线上教学平台的逐步完善与成熟,也让我看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无限可能性。我相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能够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多模态教学资源,就能打磨出优质的国际中文课堂。



点击了解多模态数字资源


团队协作尽显大智慧


团队就是力量的汇聚。我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参与了不少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或模拟课堂,这些实践让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本次交流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团队以及多支海外特邀团队通力协作,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设计合理、环节紧扣、内容有趣的中文教学样例。在这些优秀教学案例的背后,是团队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打磨,是不同教学观念的碰撞与结合,是每个人为了打造出更好的国际中文课堂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参与了安徽大学承办的汉语桥“走进安徽”线上研学营并担任助教,起初我很担心自己能否胜任,能否真正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事实证明勇敢尝试总是没错的,在老师与队员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也随着活动的推进不断成长。从起初的教学课件制作到后期为留学生答疑解惑,我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他们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主讲老师们的授课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勇于创新。


作者参与研学营与学生交流


唯有热爱才能乐在其中


刘珣老师谈及他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学科满怀热爱之情,以致年逾八秩仍觉得与之难离难弃。(点击查看)我相信每一位投身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希望自己为所爱的事业发光发热。在学校听任课教师和赴海外教学的前辈们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时,他们的眼神与话语也是满怀希望与力量。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能用中文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作为中文教师的我们会坚信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作者参与课堂模拟教学


在观摩2022“汉教英雄会”时,我发现有不少团队选择了文化教学展示,如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团队采用学生讲堂、茶艺展示、文化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团队以中国饮食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文化中的“和”精神;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团队将中华文化优秀内涵融入书法教学。这些团队的精彩展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唯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真正感受中文的魅力,更好地开展教学与学习。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还得是源源不断的。”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国际中文教师,无论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专业知识,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都要熟练掌握并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此外也要及时关注专业领域内的新标准、新动态(点击查看),要学会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作为一名汉教人,我愿为国际中文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汉语为名,怀着坚定的目标与信念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不断奋斗,期待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事业的新发展,让“汉语之花”一路华丽绽放。


特别说


本文为“2022汉教英雄会”延伸学习活动三等奖获奖作品,原文略有删改。延伸学习活动获奖作品将在“外研社国际汉语”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敬请持续关注。交流活动回放可在“外研社”“外研社国际汉语”视频号观看。


扫码观看完整回放

(有效期截至2023年12月21日)


2022“汉教英雄会”延伸学习活动

卓越奖获奖作品

任静丨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

赵雪飞丨思睿“观”通,有“感”而发

亓欣丨点燃国际中文教育之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励智丨表达驱动促教学 古为今用寓人文

张赵珊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协同效应


资源推荐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

选题、方法与工具”系列课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左右滑动了解系列课程详情

(序号代表讲座顺序)


为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者及专业学生了解行业前沿研究动态,开拓研究视野,我们联合姜丽萍、李泉、刘华、孟凯、吴应辉、吴中伟、赵杨、郑艳群、周小兵(按专家姓氏音序排列)9位专家重磅推出了“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选题、方法与工具”系列课程(点击了解)系列课程将围绕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教学法创新、专门用途汉语、语料库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教学、教师发展、教学资源研究等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系统剖析前沿研究问题及趋势,提供学术选题灵感、研究方法与工具,助力学术论文写作。

扫码报名系列课程


点击观看先导课精彩片段

“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标准解读”课程


点击了解系列课程详情


“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标准解读”课程包内含3节课程(回放),分别为南开大学祖晓梅教授解读《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北京大学赵杨教授解读《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教授分享“《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指导下的教师成长路径”,课程主讲嘉宾均参与《框架》或《标准》起草与制定,课程内容兼具专业性和前瞻性。欢迎报名参与学习~


扫码报名,99元/3节



往期精选

1

刘珣丨追随对外汉语教学事业60年——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和学科的发展

2

吴应辉丨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3

大咖云集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选题、方法与工具”系列课程

4

直播课报名丨刘弘:IB中文二语教学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

5

资源集锦丨国际中文线上教学工具合集

6

教案分享丨《中国美食》线上课程教学设计

7

日拱一卒丨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如何融入文化教学?

8

日拱一卒丨如何利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进行中文教学?

9

日拱一卒丨什么是CLIL教学法?


        编辑 | 李文雅 杨立梦

美术编辑 | 亓欣(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活动动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国际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