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问《罗刹海市》

郑钰潇 陈茂雨 重庆瞭望 2023-10-17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一首《罗刹海市》,令沉寂多年的歌手刀郎再次成为焦点人物。百度指数显示,自7月19日发布新歌以来,关于“刀郎”的搜索指数整体同比增长超过1200%,呈井喷式暴涨。

具有指代性的歌词、随处可见的暗喻元素,掀起了公众转发与解读的热潮。网友们也纷纷以模仿、传唱为乐,罕见地引发了一场全民狂欢。

狂欢之下,争论四起。有人评论,这是刀郎对当年遭遇不公打压的绝地反击;也有人认为,这首歌无需过度解读。《罗刹海市》凭什么“出圈”?对它的解读,有哪些“跑偏”的现象需要警惕?面对这样的文化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建立正确的审美观?这三个问题值得探讨。


▲专辑《山歌寥哉》
一问:《罗刹海市》的出圈密码究竟是啥?

《罗刹海市》是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里的一首歌。专辑内容取材自古典小说《聊斋志异》,“寥哉”即“聊斋”的谐音。《罗刹海市》是书里的一篇同名小说,虚构了一个名叫“罗刹国”的国度,那里的人以丑为美。

这样一首取自传统、歌词晦涩的新歌,能有多“火”?数据给出直观参照:上线以来,《罗刹海市》在QQ音乐累计收听人数超过1720余万人;截至8月3日16时,抖音上带有“罗刹海市”话题词的视频,播放量已达67亿次……

更多的二次创作,也加速了《罗刹海市》的传播。陕西秦腔版、河南豫剧版、山东梆子版等纷纷亮相,从传播学角度看,就像巴赫金所言,这场全民狂欢,不论年龄阶层,所有人都可以投入其中。

《罗刹海市》凭借自身所带的爆点、燃点、痛点,在当下形成了巨量传播效应。

预设爆点,输出文化。风格上,《罗刹海市》糅合了民歌、小调、摇滚等多种元素,显得既传统,又现代;内容上,歌词吸收了原版小说的精髓,又虚构出“一丘河”“苟苟营”等地名,与《红楼梦》里的“离恨天”“灌愁海”等太虚幻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整首歌“中国味儿”十足,很能切中当下市场的爆点。

正如著名聊斋学家、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所言,刀郎在歌曲中借鉴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能够引发大家再度关注到《罗刹海市》,这是一个好现象。

制造燃点,赋予内涵。各种意象的设置,为听众营造出“边听边解密”的爽感。比如,“马户”“又鸟”等,就是用拆字法,对“驴”“鸡”进行拆解;又如,“生儿维特根斯坦”指的是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营造出一种莫名的荒诞喜感。

多种可能性的解读角度,为大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力。“烧脑”的寓意之下,大众纷纷进行解读与二创,争相寻找听懂这首歌的“密码”。

击准痛点,建立共鸣。马瑞芳认为,“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这句话,是蒲松龄写《罗刹海市》的中心思想。这16个字,反映的是蒲松龄所处的社会里,有才学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是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得到提拔。

刀郎版的《罗刹海市》里,“岂有画堂登猪狗,哪来鞋拔作如意”等歌词,与原版小说里的隐喻、讽刺精神一脉相承,令大众能够感同身受,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性与批判性。

《罗刹海市》的出圈,彰显了音乐作品应该具备的魅力,提醒人们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也须指出,对于歌曲的解读,不应过度发散。毕竟迄今为止,刀郎本人未对歌词作出正面解释,诸多解读都只是猜测而已。

▲截至8月3日16时,抖音上带有“罗刹海市”话题的视频播放量已达67亿次。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二问:对《罗刹海市》解读为何会“跑偏”?
纵然它具备了蹿红的因素,但在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媒介传播渠道多元的当下,一首歌要打破年龄代沟、圈层壁垒等诸多限制,成为现象级作品,并非易事。
背后的“弦外之音”,逐渐成为它撬动舆论狂欢的“价值点”。与其讨论词曲风格、艺术价值,舆论场上自发地、大规模地对这首歌的歌词进行解读、索引、臆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与现实人情社会挂钩的各种故事,反而更能戳中大众的情绪点。其中,一些已经“跑偏”的现象,值得警惕。
过度发散,“吃瓜”狂欢。
高讨论度之下,《罗刹海市》带来的热敏效应,正在逐渐传导至移动互联小屏另一端的每一位用户。原本较为晦涩的歌词,被各种版本的解读煞有介事地分析。热议的焦点,逐渐从“歌词唱的啥”转移到“歌词是在暗讽谁”之上。
当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解读《罗刹海市》的权利与自由。一万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但如果仅仅把《罗刹海市》曲解为“复仇”,这不仅看低了刀郎的格局,也是在“非常严重地贬低刀郎”。
捕风捉影,以谣传谣。
尽管刀郎本人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回应并澄清过相关事实,但“刀郎被娱乐圈封杀”等谣言,至今仍在网络疯传。旧谣未散,新谣又起。比如,“80亿播放量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已辟谣)等等,罔顾事实,肆意“口嗨”,只会将正常的讨论推向失控的边缘。
情绪宣泄,“娱乐至死”。
当前,对《罗刹海市》的讨论,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社会情绪的宣泄渠道,对娱乐圈的不满、审美标准的争议、社会不公现象的抨击等,掺杂其中。
大众情绪的不断加码,让这首歌的舆论热度滚雪球式增长。有不少网友,“攻陷”了某几位明星的社交媒体评论区;更有甚者,直接公然开骂,其中不乏侮辱性、诋毁性的言论,已经上升到网络暴力的层面。
泛娱乐化的时代里,情绪宣泄往往遮蔽了客观事实,《罗刹海市》只是一个缩影。这首歌里是否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需要理性探讨。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无益于文艺作品的有序发展。但其背后所包藏的社会情绪,仍值得重视。

▲微博截图

三问:火爆过后,《罗刹海市》又留下哪些启示?

包容多元,才能构建起艺术迷人的底色;客观审慎,助推艺术的成色更加纯正。《罗刹海市》究竟能不能称得上“优秀”,不妨留给市场和时间进一步检验。盛况之下,须怀抱开放态度、保持头脑冷静,给文艺作品创造更有养分的生长空间。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既要有做出“流行品”的传播意识,更要有做成“流传品”的创作初心。

流行,能让文艺作品的接受度更广;流传,则会使文艺作品的底气更足。

有人以为,《山歌寥哉》是刀郎沉寂十余年后的新作。事实上,早在2020年和2021年,刀郎就分别推出过《弹词话本》《世间的每个人》两张专辑,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为《山歌寥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以《大鱼海棠》《长安三万里》等为代表的国潮动漫,以《杜甫》《只此青绿》等为代表的现象级舞剧,以《印象武隆》《只有河南》等为代表的实景演出,都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赋予其崭新的时代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在时代巨浪中,找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坐标。

我们如何客观评价文艺作品?审美无定式,口味可多元;但发言应谨慎,态度须理性。

《三体》作者刘慈欣讲过:“解读是读者的事情,作家只负责讲好一个故事。”音乐也好,电影、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和审美标准,实难统一。“多元”,要求我们对不同的文艺作品,多一点包容和理解,与其挥舞舆论大棒,裹挟民意,不如正确引导健康有序的艺术创作风向。

“客观”,意味着我们要超越自身的局限。对文艺作品发表评价,尤其是网络发言,理应谨慎理性,把握好言论边界这个“度”,勿让言论成为伤人的利刃。在回归作品本身、尊重作品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碎片化的信息与流量裹挟,不加思考、人云亦云。

《罗刹海市》之火,给当今乐坛带来了新风,为文艺消费市场创造了讨论空间。通过这首歌,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看见,舆论场上久违的“心理共情”,也找到了一枝之栖。

这是《罗刹海市》之于时代的意义,与其陷入一次又一次舆论狂欢,不如在理解各种声音的基础上,仍旧怀揣温热,去审视自身、完善自我,感受世界的每一次回响。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程正龙 杜铠兵
主播丨万媛熙
审核丨刘海涛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结婚登报,年轻人又玩什么“梗”?

● 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怎么看、如何办

● 城市IP何以“出圈”?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