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小微企业困在失信“小黑屋”

周宝琴 重庆瞭望 2023-07-29
近年来,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常常因为一时资金周转遇难,进而陷入“失信”危机,经营处处受限。

5月1日,《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办法》回应了信用信息修复的现实需求,也说明了企业信用修复的重要性。

“小微”活,则就业旺;就业旺,则经济兴。帮助小微企业修复信用,是改善小微企业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帮助小微企业优化生存环境,走出失信“小黑屋”,给企业一次轻装上阵的再生机会?

▲失信危机让被执行人寸步难行。/新华社

企业想要良好地运转,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造成企业“失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典型的就是资金周转遇难。要减少被动“失信”,就需要靠金融活水为小微企业“解渴”。

追本溯源,小微企业“缺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不能直接“引水”。很多小微企业很难通过正规途径在银行贷款,不少老板只能铤而走险,抵押个人资产,借各种高利贷、小额贷……中间环节一旦有失,不但企业会“失信”,责任人还可能倾家荡产,成为“老赖”;

即便找银行贷款,也往往需要找担保公司,交一笔手续费,这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中间商”,他们“帮助”金融机构找来资金或者为其介绍项目,然后从中抽取中介费用,这些费用都会转嫁到融资企业身上。

面临时常“断水”。有时候,逼死企业的,不是没利润,而是现金流。

三角债频发、账期长、回款难,时常导致企业现金流枯竭。相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1.8天,小微企业的回款天数则要远远高于此。

比如,西南地区某县一老板就遇到了烦心事,他几年前从当地“某关系户”那接到了一个路灯安装项目,至今还有100多万工程款没收回,因没和“关系户”签合同,对方现在已不认账。最终这笔要不回来的尾款成了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稳定“续水”。不公平的生存环境,导致小微企业很难通过大量的业务充盈“现金流”,给企业“续水”。比如在项目投标时,常会出现“围标”“陪标”“控标”等套路,小微企业难以正大光明地杀出重围。

而部分通过特殊手段拿到项目的企业,却当起资金的二传手。通过层层外包把项目转给小微企业,造成一个“掮客吃肉,小微企业喝汤”的局面,甚至没有“关系”,连汤都分不到。

▲金融支持“及时雨”。/新华社

过去三年,小微企业仿佛经历了一场寒冬。

由于疫情的冲击以及外部形势的变化,一些小微企业订单骤减、收入降低。但企业仍需负担员工工资、房租等刚性支出。因此,很多企业面临“失信”危机。

这种被迫失信中,企业一般不存在主观恶意;而一旦企业成为失信对象,经营便会处处受到掣肘,可谓雪上加霜。

日常经营活动将受影响。比如供应商看到是失信企业,往往容易要求现货现款;在人事招聘方面,也会让优秀人才望而却步;甚至由于影响后续融资,导致企业不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错失发展良机。

不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失信往往就意味着失去了享受部分优惠政策的资格,比如税收优惠、政府的资金扶持等。

丢失重大项目参与资格。一旦企业失信,就可能被一些重大项目排除在外,对企业在社会和市场中的地位和形象影响较大。

小微企业背后,是千千万万个饭碗,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它们的生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帮助它们修复信用,助力其轻装上阵,刻不容缓。

▲小微企业助力就业。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好不容易扛过了“生存之难”。我们如何通过信用修复,让它们焕发新生?

让“活水”直达。针对中间环节多、融资成本高的现象,金融机构应该合理减少中间环节,让金融活水直接对企业精准贷款,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下好“及时雨”。对小微企业释放金融活水,要响应提速,解决燃眉之急。需要职能部门、银行,以及企业本身积极配合,一起为企业下好“及时雨”。比如用好“合同”贷款、“知识产权”贷款等手段。

数字化精准滴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金融支持企业千万不能“一刀切”,而是要“一企一策”。因此要开展数字化建设,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的运营状况,对优质小微企业进行精准滴灌。

▲智慧银行。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润泽小微企业,也需解老板的后顾之忧。在帮助企业修复信用的时候,更应对部分有担当、敢作为、思进取的企业家的信用问题,在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条件下,给予依法依规的修复。

需要强调的是,信用修复不是简单的“洗白记录”和“退出惩戒”,而是依法依规地让主动纠错的企业能获得一次新生的机会。

针对那些恶意失信的企业,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市场一个风朗气清的信用环境。同时,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强身健体、规范经营、注重诚信。这样,中国经济才会真正“旺”起来。


责编 |  杜铠兵  冉苗俊
主播 |  伏一晨
责校 |  王祥  戴赐霖(实习)
审核 |  王方杰
往期精彩内容

● 实现“半年红”,关键在哪里?
● 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变在何处?
● 年轻人该如何“吃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