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在线 | “呼呼大睡”者,是睡眠之深,当甚好

成中医附院 成都中医附院 四川省中医院
2024-09-04

点击蓝字

鼾症

关注我们



      在古医书中明确提到“鼾”这个词,是在《伤寒论》第6条的“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在汉·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将‘鼾’释义为“卧息也”。睡眠时若发鼾声,谓之“呼呼大睡”者,是睡眠之深,当甚好。然今有医者称之为病态,何也?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睡眠过程中,呼吸节律是均匀通畅的,少有打鼾的症状。而今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呼噜声越大表示睡的越香,其实不然。长期出现的打呼噜或者呼吸暂停,可能是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征兆,这个过程不仅“害人”——影响伴侣的正常作息,还“害己”——导致低氧血症影响心脏、大脑等器官的功能。


鼾症的产生

从中医角度来说,由于气道阻塞、气息出入受阻而出现以睡眠中出现鼾声、气息滞涩不利,甚或呼吸时有停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谓之鼾症。鼾症的发生可由先天禀赋异常,如气道不畅、呼吸不利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喜嗜酒酪,痰湿上阻于气道,壅滞不畅而发;或因外感六淫,感受风温热邪,灼津成痰,咽喉肿胀壅塞、气血痹阻,亦可感受风寒湿之邪,引动痰湿,诱发或加重本病;素体虚弱、病后体虚、劳倦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呼吸不和而致病亦为多见。
总的来说,鼾症的发生是长期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年龄、性别和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等。故在历代许多医家对鼾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却始终未将鼾症作为一个独立的证候或疾病进行论治。


鼾症的表现

临床上鼾症患者的常见证候之一肺脾气虚证,主要表现:眠时打鼾,甚或呼吸反复暂停,鼾声低弱,胸闷气短,动则气促,神疲乏力,嗜睡,或动则气促,头晕健忘,形体虚胖,食少便溏,记忆力衰退,小儿可见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舌淡,苔白,脉细弱等。
《黄帝内经》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鼻子吸入了六淫邪气,最先伤的器官是肺。如果鼻、肺功能正常,呼吸就会顺畅,就不会打呼噜。
而这部分患者在治法上选择:补脾益肺,益气升清。推荐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加减:表虚自汗加浮小麦、大枣益气敛汗;恶风、易感冒者,可加桂枝、白芍、防风调和营卫、祛风散寒;脘痞纳呆可加枳壳、木香、厚朴理气运脾。


鼾症的治疗

而针刺和耳针治疗在鼾症的治疗中,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针刺治疗主穴:中院、气海、大横、天枢、梁丘、太溪、廉泉。配穴:根据不同证型取穴:脾虚湿阻型配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公孙;痰热内蕴型配丰隆、内庭、合谷;肺脾两虚型配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心肾两虚型配足三里、三阴交。治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头针治疗取运动区、感觉区为穿刺点,沿刺激区在头皮下将针推进3~4cm左右,每次留针约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耳六贴压治疗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肺、脾、肾,垂前。方法:耳六部位有酸、疼、胀、热感则穴位准确,每天按压3~5次,每次按压10~20下,10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鼾症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之一,表现为多病因、多过程、多后果。未经治疗的严重鼾症患者发生交通事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显著增加,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
随着鼾症领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对鼾症的诊断、评估、个体化治疗均有更新补充。当下,对于鼾症的个体化治疗仍是研究的热点,而中医药在个体化治疗这块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医学指导】

好文推荐(点击题目即可)

*科普在线 |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每个人都需要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并及时治疗吗?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科普在线 | “肩”负重任,请勿轻“举”妄动——肩袖损伤患者日常应注意些什么

*科普在线 | 所有甲状腺疾病都需要补“碘”吗?是情绪波动导致甲状腺疾病还是甲状腺疾病导致情绪波动?

*科普在线 | 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这份“防治+预后干货”请您查收!

*科普在线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糖友们请密切关注足部健康,预防“糖尿病足”!

*科普在线 | 老年人用药马虎不得,请牢记7大用药准则!

······


更多精彩请点击公众号查看

点击查看地图,就诊不迷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编辑:张海晨

校对:闫译兮

审稿:王钧冬、张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中医附院 四川省中医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