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蒙馆教学进程2:蒙书、经史教学

孟晓路 十念生 2019-04-14

蒙馆教学进程1:字学教学

 

2)蒙书

蒙书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1)以韵语课本来集中巩固识字

甲、时机:乃用字块已识两千字左右以后行之。与认四书不二字同时。

乙、课本

A、急就篇(以及史籀篇、苍颉篇、凡将篇、训纂篇等)

B、千字文与开蒙要训

C、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此最重要,通行最广而久)

D、杂字类课本如四言杂字、六言杂字等。


(2)进一步的识字教育

甲、时机:在三百千之后,与继认四书不二字同时。

乙、课本

  A、训诫类:a、儿童守则、管子弟子职;b、李毓秀《弟子规》

  B、妇女道德:东汉班昭《女诫》、唐宋若莘《女论语》、明成祖徐最后《内训》、明王相母刘《女范捷录》。全称女四书。

  C、性理知识:  《性理字训》、《小学韵语》

  D、格言谚语:

a、太公家教;b、小儿语、续小儿语;c、名贤集

  G、蒙求类

a、掌故类 李翰《蒙求》、十七史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b、历史类 史学提要、历代蒙求、鉴略

c、各科知识类:名物蒙求、地球韵言


按:此阶段的蒙求都使用整齐韵语,使用对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作用:做人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作用二:继续书上认字,复习巩固已认之字,解字;做为跨越口语与文言鸿沟之桥梁。)不过不同类之书各有不同之侧重而已!蒙学材料韵语为向经典文言过渡之桥梁。


(1)(2)两阶段之教育法:

①先令儿童试读所要教之新书,不识之字告以读法,所谓书上认字也。

②先生讲解文义一遍;

③先生带读数遍;

④儿童自读数十遍。

⑤初则不要求覆讲,后要求覆讲。

⑥检查背诵,复习工作。


(3)读写基础训练

甲、时机

  已结束了韵语蒙求教学;

  经史,始读四书;

  字学,尚在以字块来认字。


乙、课本

  A、阅读:散文故事:书言故事、日记故事、二十四孝图歌

  B、读诗:a、千家诗;b、神童诗、训蒙诗、续神童诗、小学千家诗;c、小学弦歌。


按:教学此类蒙书之作用,亦与以上差不多。在语言教育方面,乃在以上韵语蒙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而已,即认字更多,解得更多更深。所习之材料与经典文字更加接近,即较以上二种蒙书为深矣!


C、属对课本:对类、笠翁对韵


载于《对类》《缥湘对类》等书篇首之《习对发蒙格式》原文如下:

  凡入小学,教之识字,便教读得分明。每字各有四声,惟有“潇、宵、爻、豪、尤、攸、幽”七韵,切之至第三声止,无第四声,余皆有之。第一声是平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皆是仄,故以平上去入别之。平字用仄字对,仄字用平字对,平仄不失。  又以“虚、实、死、活”字教之。盖字之有形体者谓“实”,字之无形体者谓“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谬矣。又有借用同音字,谓如澄清之“清”与“青”字近音,洪大之“洪”与“红”字近音,彩色门借“清洪”字对“黑白”等字;又如增益之“益”与“一”字同音,参请之“参”与“三”字同音,复载之“载”与“再”字同音,数目门借益参载字对十百千万等字;又如爵禄之“爵”与“雀”字同音,公侯之“侯”与“猴”字同音,禽兽门借爵侯字对鸟兽虫鱼等字,谓之借对。例又有引用周易卦名,毛诗篇名,虽不苦拘虚实,然不若亲切者为好。若夫以实字作虚字使,以死字作活字用,是作家有此活法,初学者未易语〔“悟”〕此。今以虚实死活字分门析类,辑为对属,以便初学简阅云。


《缥缃对类》与《对类》在简要地论述了虚实死活的理论框架之外,以更大的篇幅搜集了大量古代偶句中的词汇,根据“天文”、“地理”、“数目”……等门类分类编排,详细地注明了它们的虚实死活,还附有不少古代对联实例作为范例。它们应当是真实地保存了古代人对仗理论和实践的真实面目


属对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是作文等一切写作之基础,非仅为作诗而设也。因为语言之基本单位有三:名、句、文。属对则对中间之句身之练习也。故欲作文,必须练习造句。属对即较今造句教育要优越多倍之造句法训练也。


蔡元培先生曰: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词,就要用“海”字或“水”字来对他,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又如出“桃红”二字,就要用“柳绿”或“薇紫”等词来对他;第一字都用植物的名词,第二字都用颜色的静词。别的可以类推。这一种功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见《蔡元培选集》


进一步言之,属对乃包含语法、逻辑、修辞诸多项目在内的综合训练。故于语言训练,并且智力之开发、灵感、逻辑力之培养等皆极有好处!

 

  在这个阶段里开始教学生学对对子(从前叫做"属对"),这是更值得注意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有过一段散文、骈文的发展过程。到了唐宋,近体诗仍然部分地运用对偶,赋体文学也还存在。教儿童学属对,最初大概是以学作骈文和学作近体诗为目的的。发展到后来,属对成了启蒙之后一种必修的课程。


苏洵的文章里说: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苏老泉全集》,卷十五。)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到,在宋代,属对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它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专为学作近体诗,而是作为语文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了。


程端礼说:

  大学不得令日日作诗作对,虚费日力。今世俗之教,十五岁前不能读记九经正文,皆是此弊。但令习字演文之日,将巳(原文如此)说《小学》书作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能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更令记《对类》单字,使知虚实死活字,更记类首"天、长、永、日"字,但临放学时,面属一对即行,使略知轻重虚实足矣。(见《读书分年日程》,卷一。)

  

这段话把属对的作用说得很清楚。教学生属对的目的是配合"习字演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字的"虚实死活",掌握阴阳上去四声。属对教学,大致就依据这样一种目的,一直实行到清末。这中间编出了好多种指导属对的课本,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是《对类》,里边不仅编列许多属对的材料,并且还详细地讲了属对的方法。这本书可能是宋元之际编印的,现在明初刊本。以后有好些种都是以它为基础增删修改的。此外,广泛流行于书坊,不见着录的有关属对的书,种类就更多了。[1]


  根据对课本的内容来看,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


  学属对首先要正音,同时学会阴阳上去(或平上去入)四声,这是基本的语音训练,自不待言。属对课本大都是分类编排的,分天文、地理、人物、器物等若干类,学属对的时候是一类一类地练,如天文对:“天”对“地”,“雨”对“风”,“天地”对“山川”,“清风”对“皓月”";花木对:“山茶”对“石菊”,“古柏”对“苍松”;等等。这是一种词汇训练,也很明显。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属对的语法训练的作用。属对课本一般把字分作"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下附有“半实”,虚字分“活(或生)”“死(或呆)”两小类,并附“半虚”。定义是:“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把分类和例字排列一下,大致如下:


    1、实字:天,地,树,木,鸟,兽,……

      半实:文,威,气,力,……

    2、虚字(活):吹,腾,升,沈,奔,流,……

    3、虚字(死):高,长,清,新,坚,柔,……

      半虚:上,下,里,外,中,间,……

    4、助字:者,乎,然,则,乃,于,……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所谓实字,都是名词,半实是抽象名词;虚字(活)是动词;虚字(死)是形容词;助字包括现在所说的连词、介词、助词等各类关联词和语助词。只有所谓"半虚"比较杂乱,除了上边列的那些方位词之外,还包括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半实,一般就并入实字用,半虚并入虚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关联词和语助词。这显然是一个很简要的语法上的词类系统,同现代语法学了分类基本上吻合。


  进行训练的时候,首先作"一字对",要求实对实,活对活,死对死,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显然是基本的词类训练,作得多了,学生可以逐渐树立起词类的观念。


  第二步作"二字对"。用实字、虚(活)字、虚(死)字两个两个地组织起来,可以成为好几种结构,如下:


    1.上实下虚(活):风吹,云腾……名词+动词,主谓结构。

    2.上实下虚(死):天高,风急……名词+形容词,主谓结构。

    3.上虚(活)下实:凿井,耕田……动词+名词,动宾结构。

      行云,流水……动词+名词,偏正结构。

    4.上虚(死)下实:微云,细雨……形容词+名词,偏正结构。

    5.并实:父子,兄弟……名词+名词,联合结构。

      虎背,熊腰……名词+名词,偏正结构。

    6.并虚(活):弹唱,歌舞……动词+动词,联合结构。

    7.并虚(死):敏捷,迟钝……形容词+形容词,联合结构。


  这就表示,要学生练习二字对,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主谓、动宾、偏正、联合这几种基本的造句格式。经过反复练习,能够敏捷地对上二字对,那就意味着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基本的句法规律。


  进一步作“三字对”和“四字对”,这时就可以把助字加进去。三字和四字的结构,在文言里,已经可以表现绝大部分造句格式,包括复句在内。例如:


    1、推窗邀月,出户乘风……“邀月”是“推窗”的目的,“乘风”是“出户”的目的,这  是一种复杂单句的格式。


    2、月缺月圆,花开花落……“月缺”“月圆”,“花开”“花落”,都是两个主谓结构并

  列,这是一种联合复句的格式。


    3、水清石见,云散月明……“石见”是“水清”的结果,“月明”是“云散”的结果,这是一种偏正复句的格式。


  再进一步作“多字对”(五字,七字,九字等),那就不但可以练习种种基本格式,也可以练习种种变化格式和特殊格式了。


  总起来看,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学生可以纯熟地掌握了词类和造句的规律,并且用之于写作,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通过造句的实践训练的,而不是只从一些语法术语和抽象定义学习的。


  除了语音训练、词汇训练的作用之外,属对还有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作用。“星光灿灿”对“水势滔滔”,“如烟”对“似火”,“一川杨柳如丝袅”对“十里荷花似锦铺”,这些显然都能训练学生运用形容、比喻等修辞方法。再如,“飞禽”,是类名,必须仍用类名如“走兽”去对;如果用“鸣蝉”去对,虽然也是“上虚(活)下实”(即动词+名词)的结构,这个对法应该算是不合格的,因为“鸣蝉”不是跟“飞禽”相当的类名。这种练习得多了,显然能训练学生注意概念、分类、比较等等逻辑关系,从而收到逻辑训练的功效。


  清人崔学古介绍他指导属对的经验,说:

  一曰训字。先取《对类》中要用字眼,训明意义。戒本生勿轻翻对谱,须先立意,方以训明字凑成。勿轻改,勿轻代作。一曰立程。语云:“读得古诗千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须多选古今名对如诗话者,细讲熟玩,方可教习。一曰增字。假如出一“虎”字,对以“龙”。“虎”字上增一“猛”字,对亦增一字,曰“神龙”。“猛”字上再增一“降”字,对亦增一字,曰“豢神龙”。“降”字上再增一“威”字,对亦增一字,曰“术豢神龙”。“威”字上再增一“奇”字,对亦增一字,曰“异术豢神龙”。从此类推,自一字可增至数位,为通文理快捷方式。(崔学古:《幼训》。)


  从上边介绍的这些情况可以看到,属对这种训练的确不单是为了作诗(虽然对作诗有很大的帮助),而是涉及方面很广的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基础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能起一定的作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对于这一点曾经这样说:


  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词,就要用“海”字或“水”字来对他,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又如出“桃红”二字,就要用“柳绿”或“薇紫”等词来对他;第一字都用植物的名词,第二字都用颜色的静词。别的可以类推。这一种功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见《蔡元培选集》。)


把属对看作“作文的开始”,崔学古说属对是“通文理快捷方式”,这是很有见地的。当然,过去教学生属对,要求过高,过于复杂,练习的内容又不好,产生不少副作用,甚至束缚儿童的思想发展,那是应当批判的。然而作为一种基础训练的方法,的确不无可取之处。我们往往以为学对对子只是为了学作诗,这种看法应当改变。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多年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教不教语法修辞等知识的问题。不教,学生显然需要得到一些这方面的训练;教,又觉得只是一堆术语、定义,并不能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从前人进行属对这个办法之中得到一些启发,研究出适合于我们需要的训练方式,再配合上简要知识的讲解,也许能为我们的语文基础训练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属对》



(4)进一步阅读训练与作文训练

教材:古文观止、古文释义、古文笔法百篇、唐诗三百首等

此为作文训练而编著的蒙书,所选即范文也。以二百篇之量为佳,皆有评点,重点在教作文也。读评点古文为基础,继之以练笔,学习作文。

作文教学方法:先放后收,多做多改,以八股为训练程序。

蔡元培先生曰:(自述P4

我一八七九年始试作制艺,就是俗称八股文的。那时候试作制艺的方法,先作破题,止两句,是把题目的大意说一说。破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承题,约四五句。承题作得合格了,乃试作起讲,大约十余句。起讲作得合格了,乃作全篇。全篇的作法,是起讲后,先作领题,其后分作六比或八比,每两比都是相对的。最后作一结论。由简而繁,确是一种学文的方法。但起讲、承题、破题,都是全篇的雏形。那时候作承题时仍有破题,作起讲时仍有破题、承题,作全篇时仍有破题、承题、起讲,实在是重床迭架了。


3)经史

经史教学在蒙馆阶段以背诵为重点,对于所学经史从头到尾全文背诵是自始至终之要求,亦作讲解,从初浅渐深,要求亦从低至高。初则能存留多少是多少,不求儿童覆讲,一二年后,始要求覆讲,使逐字句解文义,部分要求默写,通文义。有些高深之书则惟求背诵,默写文义皆延至书院经馆中解决之。



4)因材施教

自古以来即施行单独教学,无分班教学之事。

5)以上乃就明清时蒙馆言之。


6)经馆书院中教学都在蒙馆教学基础上进行。大学经馆里的解经,就是以小学蒙馆里的这些认字解字的训诂功夫以及语言教学和背经为基础的。具体到义理的研究,先得把这个经背下来,也要知道字的音义,这都是小学的功夫,要在蒙馆里完成的。有了这个小学基础之后,再去融会贯通。从家庭认字一直到经馆讲解义理,就体现了这种由本达末的知本的精神。古人教学先培其本,然后从本开末,极具本末的次第。这跟古人整体生活的知本是相关的,所以在教育里面也能知本。

 



[1]流行較廣的是《詩腋》《詞林典腋》《笠翁對韻》《聲律啟蒙》等,多半附在《詩韻合璧》《千家詩》等書裏,也有單印的本子,大都只列出一些對子,供人查考或背誦,不講屬對的方法。其中人們最熟悉的是《笠翁對韻》,就是"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那一種。再就是《聲律啟蒙》,就是"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那一種。另外,又有清章慶輯的《對語四種》,趙暄輯的《三字錦》等等,大都是從古書上輯錄一些對語,供學生背誦的。

 ——摘自孟晓路《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




世界历史春夏秋冬周期说

设立经学院与经学公共课

华夏真面目保定会讲笔记

中华文明复兴总体方案

中华文明是永久和谐之路



共济会学术之阴谋性质

科学教学理探讨:带有严重的先天缺陷

科学教纵欲文明会导致人类和世界毁灭

现代世界是共济会科学教塑造出的虚拟世界

为了保国不得不西化,但勿忘最终还是要回归传统!

科学教五个核心观念:科学民主自由平等进步之实质及其批判



取消全民强制学习英语

中华文明复兴长期方案

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常“被污名化妖魔化!


晚清以来中华文明应对西方文明的过程略述

中华学术教育体制的复兴:重建中学主体性

蒙馆教学进程1:字学、蒙书、经史教学

现行中小学教育病症:做人教育缺失和语言、知识教育失败


诸玄识“西方文明源于华夏”讲座讲稿(全文)

呼吁取消全民强制学英语!树立“复兴文化运动”大旗!

隐患重重:除了人口雪崩,中国家庭也在分崩!

王思聪:“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沙雕?“

以史为鉴:共济会主导前苏联解体揭秘



 

本书夕阳道友尚有约100册,29元包邮(出版社定价58元)!

可加微信号(Huizhouxiyang)购买。

 






华夏复兴 

传统文化待君来!

针砭时弊,全球视野


弘扬中医道医

真正中国之学术



论  周  官

西学之中学渊源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略论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一百年古今公知语录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美的语言

人类首例换心手术发生在2500年前的中国!

中医绝技:天人合一,柳枝接骨神术独步蓝星

明朝最先发现美洲、最先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诸玄识“西方文明源于华夏”讲座讲稿(全文)

西方哪里来的文艺复兴,实际是中国给予西人光明!

 呼吁取消全民强制学英语!树立“复兴文化运动”大旗!


客官,进来寻宝吧!



浅析美法文化安全(侵略)机制

震惊:美国有多腐败,你知道吗?

人类文明毒瘤:欧美竞相推动色情产业合法化!

公知跪拜的“模范国家”瑞典,正在作死路上狂奔

魔爪伸向小学生,共济会操纵的女权镖正在对中华釜底抽薪!

从英国造谣抹黑孙杨管窥我们身边正在进行的舆论和文明战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