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一棵树人文分享 | 观察一棵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

壹木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4



3号树友:

曹远杰(樟树组)

观察一棵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


各位老师,各位伙伴们,不好意思,刚才出了点差错。我的分享就三句话。

第一就是:对一棵树做出充分的回应。

这个是因为前几天我刚看到一句话,就是“难于对任何事情做出充分的回应”。这句话是有出处的,意思就是说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实际上指的就是内卷,我们不能够对任何事情做出一个充分的回应。里尔克表示过这个意思,他的意思是说,现在生活当中缤纷万象,林林总总,但是有些事情,它是属于我们的生命的,是跟我们的性情相关的。这就比如说像我们这些人,他看到一棵树,可能比平常的人要多一点感动。那么这些事物,就属于我们的生命的。但是又由于我们在人世中,在我们的现代生活这个潮流当中。我们不能对它做出一些回应,我们有时候也许一瞥之下会有一种怦然心动,但是我们第二眼、第三眼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属于我们生命的事物,由于我们心灵中的门没有向它们打开,它便卡在那里的。这个就体现出我们现在生活当中一种内卷所带来的这种疲惫,那我觉得里尔克说的那话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就把这个作为我分享第一句话,对一棵树做出充分的回应。

这七八个月以来,我参与这个观察一棵树的活动,特别在这个樟树小组里面,我的感觉就是对一棵樟树做出充分的回应。我们是怎么充分回应的?平常我们也是在看樟树,但是我们看的时间都很少,而且我们没有走近它。我们没有把充分的时间或者是全部的精力用在这上面。那么这个就不算是真正的回应。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当我们以前看樟树的时候,樟树还是停留在那个背景当中。它跟所有的树,跟它边上的花草是在一起的,它凸显不了。只有当我们作为一个活动,我们专门的走近它,我们定时的定量的走近它,而且我们在那儿,在一棵树下面,我们要待足够的时间。因为我们的观察,特别是我们观察当中所伴有的那种情感,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行为链,就是一个行为从它发生到完成需要有个过程,有一个程序的,同样我们的观察,以及我们观察当中所启动的个情感,它也有一个过程,它需要有一个时间。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给他充分的时间包括我们全部的意识,当我们走进它的时候,我们整个视野里面只有那棵树了,整个世界,它充斥着我们世界。然后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整个心里是属于这棵树的人,才会发生一些情感的连接。

这个都是我们前台的活动,我们站在那里,然后当我们离开了现场,我们开始我们各种作业,特别是我们这个组长,我们的夏艳,还有我们组里的小伙伴们,他们都非常善于学习或查找各种资料,当时看到的东西产生的疑问,他们都会给出解答,这个就是伴随一种认知,就是当时我们现场的观察,还有我们现场产生的情感,还有一些认知,以及背后一些思维。我们做到了这一切,才能比较自信地说它是一个充分的回应。

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在一棵树上面,它给我们什么回报呢?我的体会就两点,一个就是在博物观测当中,我们回到了自然时间。现在我们都觉得时间很少,或者时间太匆忙。其实时间是不会少的。我们所谓的少,是因为我们在工业时间里面,是因为我们一切的时间都被都被切割了,给打碎了,就变成一个个格子了,甚至我们时间都可以倒算到等到我们离开世界的时候,比如说如果我们买了保险,买了终身保险。但是我们通过观察一棵树的活动,我们就可以跳出这个工业时间。我们可以回到一种自然时间当中,那自然时间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深层的时间。今年我们图书市场有一本书,是一个英国的那个,就是写那个《心事如山》那本书的作者,写了一本叫《深时之旅》,它里面就讲到一个深度时间。第二点就是我们在博物馆当中抵达一种深层情感。我们所有的情感,其实都是在我们人类十多万年的这个历史当中,特别是在最近两三百年,这人与人或者是现代化这么一个过程当中所发展出来一种情感的模式,那这种情感模式本质上它是适合或者说它是经常的,是对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情感的,那我们不大擅长于对物对自然产生一种情感。通过我们这种观察一棵树的活动,实际上我们练习我们怎么拓宽我们情感的边界,怎么抵达一种深层的情感?这是第一句话,是对一棵树做出充分的反应。

 

第二句话就是:让生活世界聚拢在我们身边。

最近如果大家就是留意一下会知道是这几年,包括那个项飙在国内是做了很多讲座,他提到一个概念叫“附近”。包括我们陈嘉映老师,他也经常在好几次讲座里面说到,就是现在我们很需要一种能力,就是把我们的生活世界聚拢在我们身边。我觉得这个概念非常好。

因为现在我们往往没有一种生活世界,或者我们生活世界没有作为区分,把我们生活世界等同于这个大世界,可是大世界是太浩大,太动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比以往任何事都更加感觉到渺小,更无助,可这个事情本身是很怪的。因为不应该是这样的,就当我们科技这么发达的时候,而且我们都受过高等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渺小感、无助感会比我们的父一辈更强呢?因为我们“被抛入世界”,这是海德格尔的话。“因为我们被摊薄了”,这是我昨天晚上写作文想到的这句话,这个摊薄了就是比尔博说的话,就是那个电影《魔戒》面那个霍比特人,比尔博在孤山探险后回到了霍比屯,生活了60多年。然后再见到那个白袍巫师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就是“人们看到我表面是很年轻的,但是我里面心被摊薄了,就像一小撮的黄油摊在一个巨大的面包上面”。所以陈嘉映老师就好几次说到要让我们生活世界聚拢。

这种手段的话,就包括一种是“在地博物”,这个就是包括我们刘华杰老师,包括我们群里面那个老蒋啊蒋老师他的一个公号里面说的那个在地博物。都讲了很多。但是我想到这个在地博物这个事情,它不仅仅是我们观察的方便,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身边不再陌生,让我有一种如家的温暖。就当我们走出门,我们看到的第一眼景观,并且我们在上班路上,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样,反正我上班我是经常是骑自行车的,我的家离办公地大概有九公里,以前我都是骑自行车的,现在有时候我坐地铁。总之我也比较多的时间是在外面的,我不太愿意钻进那个汽车里面。我就希望在整个上班的路,让你从出门一开始,让你到了上班的地方,始终有一种如家的温暖。身边的每一个生灵,树上的每一只鸟,它的叫声都不会让你有陌生的感觉。因为只有我们熟悉了它,我们能够叫出他的名字起来,我们才能够产生那种熟悉的感情。

第二个就是建立原型。为什么我们选择一棵树?因为树是人对于植物的原型,它隐隐的回应了人们对于时间的一种渴望。我们知道树它时间是很长的,几百年的树并不稀奇,很多都有上千年。而在动物当中,小鸟,它是人对动物的一个原型,它隐隐回应了人对于空间的一种渴望。我们通过树,通过鸟来建立一种原型,然后延及其他的植物,包括其他的动物,很多时候说我们围绕这个原型开始扩展开去的。

还有第三点,我们熟悉的一个地方就是我们世界的原型。这里面就是那个段义孚,就前不久我们那个段义孚先生是逝世的。他是一个华裔美国人,写了一系列书。像这个概念,包括人文地理学,就是他开创出来的。他有很多讲座里面都提到了,大家如果可以搜索一下,包括很多公号里面都都写到他的文章,就是一种地方感。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我们要尽可能把这个地方要搞熟了,使得他有一种地方感。什么叫地方感呢?就是我对这个地方有太多的这种细微的这种像天上的繁星一样不可胜数的那种感觉堆积在心头。然后它酝酿,积蓄,它升华就产生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那种地方感。当我们有了地方感知,实际上我们在世界上就不孤单。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我们要离开那个广阔世界的时候,躲进我们自己的小世界的人,而是说我们,当我们真正要面向广阔世界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地方,要有一个根据地的地方

 

第三句话就是:有如一个物置身于万物之中。

这个话也是来自于里尔克在那个给青年诗人,后面有一篇文章叫《论山水》。他是把整个西方山水画的历史做一个回顾,然后最后他说在我们时代中间,一个未来已经开始的。人不再是在他的同类种保持平衡的伙伴,也不再是那样的人,为了他而又晨昏远近。它有如一个物,置身于万物之中,无限的单独,一切物与人的结合都退至共同的深处,那里浸润着一切生长着的根。那我们知道,我们人对世界,对自然界,包括对物,我们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每一个民族,都发明了各种神话,给自然界编排角色,把他们供着。像我们小时候,我们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给灶王爷给什么还村里面还有什么大树,给树爹爹供奉。后来我们长大了,人长大了,有了力量,我们一开始把人、把物、把自然界拉进人的世界当中去。这里,昨天写到这里,我就想起来那个《千与千寻》里面有个角色,无脸男。

当然,上面说的是一个主流。就我们个体来说,我们也有一些美好,也有一些人在一直在坚持,比如说我们有《诗经》,我们有桃花源。像西方,它有植物画。我们还有一些优秀的一些自然文学作品,比如说国外的有《活山》《游隼》,像我们国内的有《在雪山与雪山之间》《植物清欢》等等。在今天,经过千千万年的发展,我们终于能够平静如水的走进物了。这时我们可以真正的开始和物质相处了,和大自然相处,这种相处跟以前那种方式是不一样的。

我们放下一切的矜夸与骄傲,栖身于万物之中,在与物同游的逆境中,“与物同游”,这个是来自于庄子。他有一句话嘛,叫“乘物以游心”,实现自身存在的开放与通透。这里我想有两个途径,一个就是我们不将物拉进人的世界,我们将我们世界上自然万物敞开,比如说在我们家里,在我们卫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小的昆虫。像昨天在我现在那个宾馆房间里面,在那个台板上面,就出现了一个小的蜘蛛。我见有本书,好像就写我们家里的小昆虫,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走进自然界。这里有一个两句话,一个“楼空得月”,还有一个“虚室生白”,都这个意思。对,这后面一个“虚室生白”也是来自《庄子》里面。其实我们观察一棵树,我们就是一个“虚室生白”。因为当我们在路过一方,是在路过一棵树的时候,不管你是在汽车那里路过,还是人走过,我们都做不到虚室生白,因为在我们看一眼的过程当中,那个世界里面有太多的其他的东西了,我们心里头更是万千心事。结果当我们站在了树下,我们站在那个两分钟三分钟之后,我们整个心灵才可以开始破功,才可以做到虚室,这个时候,一棵树才能够走进我们心灵,在它里面开始生根,一点东西才能够生出一点白出来,这个白用我们老庄的话就是一种“道”。

最终就我而言,我觉得是要尽一己之力,拆掉我的生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隔离与屏障。在尽可能一种高度的自然环境当中,重组我的生活,更新一种生活方式,过一种博物人生。我们刘华杰老师写过一本书叫《博物人生》。在我看来,博物人生它不是使我们生活当中有一点博物就叫博物人生。这当然也是好的,也是一种博物。但是我觉得当我们说一声博物人生的时候,指的就是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他并不是说我们生活当中就不能有其他的内容,而是说我们的博物是作为我们人生当中一个的核心的东西。最终我们达到一种在世如在家的这种感觉。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实现对大自然重返。然后我们像一个石子一样的丢到西湖里面去,在我们周边产生一点点涟漪

好了,谢谢大家,我的分享结束,谢谢。



温馨提示:返回主推文,点击相应链接,可查看下一位树友的分享



音频转化 | 花叶青木

图文整理 & 排版 | 花叶青木

音频上传 & 图文发送 | 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