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自然读书会 | 观察一棵树第一次线上分享会

壹木自然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4
观察一棵树活动第一次线上分享纪实
主持人开场白

会议主持:夏艳(“观察一棵树”活动主持人,樟树组组长)




大家晚上好,我是夏艳,我来自浙江绍兴 。

今天是观察一棵树的第一次分享,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周末来到直播间。

同时也特别特别感谢,我们观察一棵树的一个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学习谈讨,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虽然没有见过面。今天网上见面,那以后感情会更深。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观察一棵树团队。

我们观察一棵树活动是由壹木自然读书会发起,启动于1月10日。




山楂组长花叶青木老师设计了一棵智慧之树,树上有许多叶子,这棵树有很多很多叶子,枝繁叶茂,像极了我们这个172位树友的大团队。这个有名字的6片叶子就是我们观察的16棵树,也是我们16个小分队,非常感谢花叶青木老师设计出这么好的logo。

同时,我们还有一位甜瓜老师,甜瓜老师为了这一次的分享会,手绘了这期分享海报。







大家共同热情参与分享的感觉非常棒!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我也是特别特别爱你们,特别爱我们观察一个树的团队。从你们身上得到了很多很多。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已经共同走过两个月的时光,两个多月的观察,大家集思广益,碰撞思想花火,收获很多,我看到了很多你们的精彩记录,你们的感动瞬间:




“我的银杏呀,太迷人了。幸福得有一种想

落泪的感觉!”把大家激动的,情不自禁

的说“哇、太美妙啦、太美啦、太可爱

了”,真是一种纯粹的幸福。

被封闭在小区里做第2次核酸

检测,感觉小区植物都够自己看的,每

个嫩芽都不一样,每天都在变化。

自从开始观察一棵树,感觉生

活都丰富多彩了许多,每次溜达一圈都

有新发现。

疫情期,我们观察一棵树,也成了树友们的心灵港湾。

看到大家的真心流露,大家的进步,真是对《观察一棵树》最大的肯定和回报。

再次感谢我们观察一棵树团队所有的树友们!

小组分享

今天分享会大概的流程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我分享两个月带队的感受

下面我做个自我介绍。我在一家茶场工作。2019年5月加入壹木读书会,在读书会里默默学习老师们在群里分享的知识,从一个不懂科、属的植物门外汉到现在的组长,这几年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会对我的滋养。这里发一个2019年在读书会群里看到的老师发的一个链接,我感觉我是看了这个链接才开窍的。这是一个学习植物方法的链接(给植物打标,认识科属)

今年群主小丸子让我做组长,我想了一下,我可能有三个点符合小丸子的要求。




1.关键词是:不专业。我不是专业学植物的,恰恰是因为我不专业,不专业才会发现好多需要学习的观察点。

2.关键词是:有兴趣。我从2019年开始系统观察,这三年多没有一天停止过观察,属于真心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坚持主动学习。

3.关键词:常记录。我以前记录观察的方法是发朋友圈,下面是我2019年的观察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记录不成长,而且以前的记录也是后面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忘记了的时候再去翻以前的观察记录。




兴趣和记录是我还没参加《观察一棵树》以前的认识,现在我的关键词:

4关键词:持续观察。持续观察、一群人共同观察 是我2个多月来的重要收获。

接下来我具体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收获:




我从七个方面来说:

每周出作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大进步,因为首先 自己要去先发现问题,要去观察后才能想出下周的观察主题。

比如:第五周作业是观察树的分枝方式。




那时过年回老家,在河边看见一棵不太可能有人工干预的野生樟树,我发现它的分枝方式和水杉的分枝方式明显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它的分枝方式一定会有什么规律?

在大家对分枝方式的共同观察和讨论的同时,我学到了有的树是侧芽育,而且有的树后来发育的过程全程放弃了顶芽。

有一次我看乐乐老师的观察作业




结果,接下去的观察收获一发不可收拾。好多树的独特特征就像打开了盲盒一样,解谜的过程非常开心,因为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答案比书本上看到的更是无比愉悦。最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新的观察视角。

领悟到《怎样观察一棵树》里的这句话: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追求新的景象,而在于换一种新的眼光。

同一个主题,大家南北 不同空间一起观察,一起讨论,我从树友那能汲取了许多养分,默默地学习别的组的观察方法,化为己用。我相信好多树友肯定和我一样get到许多学习点。




比如朴树组田楠楠老师的小人国,做绘画豆本的紫薇组、还有用显微镜拍细节的树友。红茶老师的、晓青老师们手绘、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展现16组的特点。

3.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视野角度,你固有的认知和思维会被刷新,从而拓展你的思维和眼界。

比如:榆树组果果提到的髓、记不起来谁提醒的家徽,现在我对树木的家徽叶痕的认识自我感觉提升了一个阶梯,以前不是不知道叶痕,虽然知道了叶痕,但不会主动和身边的树建立连接。




这张图片左边是我家的幌伞枫,右边是我单位里的楤木,都是我最亲的树,叶痕是土豪的黄金项链,我都拍过它们的照片,知道都是五加科的。可是我没有建立它们的亲戚链接关系,一直到观察一棵树团队观察叶痕,经过两个星期的集中观察和作业、群里的讨论,我才让它们互相认识,从此结上了亲戚关系。所以就学的非常非常开心,就是好像解迷了很多盲盒。学习,从书本真正走入到了自己的血液里,学到的知识,就化为了有灵魂的收获,这里要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共同一起学习,感谢一起学习伙伴的一个一个启发。此外学会了利用这个家徽秘籍,能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许多草木新朋友。

4.当你懒惰想躺平的时候,前方不断发来观察作业,他们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压力,压力从而化为动力,会调动你的积极性,

比如看到大家的节气作业,我也会去思考自己的节气作业,记得圆蜗牛老师的立春,我立马用樟树果实复制黏贴做了立春两个字,向圆蜗牛老师讨教,学习了国学知识。




比如游戏作业:比如空中之眼游戏、镜子游戏,好多游戏都是大家的智慧,而且这些游戏以后年年可以玩,还可以年年不断改进、翻新。我也用了这个游戏带孩子们观察。目前樟树组出了两期游戏集,共40个用樟树材料玩得游戏。







比如周记:每个组从周日开始就陆续发周总结,大家的努力容不得你躺平。非常感谢大家共同的促进,相互启发。这就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5.看懂树方面的书是我第五个很大的收获。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对《怎样观察一棵树》这本书有了灵魂深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在感觉这个书,对我来说就有一个灵魂的相通,读懂了不管是摄影作者还是文字的作者。对这本书有一个灵魂的认同感,灵魂的归属感。读懂的书还有别的书,比如说《树的秘密生活》,《树的秘密语言》等等。现在重新再去读,感觉和以前大一样。

如果不是和大家一起观察一年的树,我觉得我不可能真正读懂这本书,顶多是泛泛而读,读一些表面的文字。我现在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字都会觉得特别有意思,这都是因为我看懂了树的书。

6..此外,在观察一棵树的同时,我在小区里发起了和树一起长大的观察自然的活动,带了五个低年段小孩和家长进行在地化观察。当初也是受观察一棵树的激励,鼓足勇气带小区小朋友观察一年的周边自然。牢记群主丸子的话:有输出一定会有回报,最受益的是自己。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




7.我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树友们的付出!

没有观察一棵树,我能想象到自己的样子,春天来了,低着头扫视路边的草本植物。观察一棵树让我抬起头来,敢于挑战冬天那一棵棵啥也没有的秃头树,而且还乐此不彼。

这个冬天过得特别有意义,打开了视野的观察非常迷人,有趣。

第七个收获是:观察一棵树,观察大自然,是终生可持续性的学习方法。




再次感谢壹木自然读书会,感谢观察一棵树所有的树友们!

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我坚信我们一群人真的能走得更远!

祝愿大家10个月后能顺利毕业,都能拿到壹木自然学院博士学会证书。

下面有请圆蜗牛老师分享。

圆蜗牛:紫薇组组长

好的,那我开启视频,因为我是没有大组长这样子做PPT的,分享五分钟我就快言快语了吧,大家好,很开心,我是杭州的圆蜗牛,是观察一棵树紫薇小组的组长,那我是一个比较跟紫薇气质相同的组长,默默地,然后大家比较随性。任务很简单,只要完成每周的作业和年度52本小豆本上交,就算是咱们的任务目标达成。这样子组队之后,我们到今天是第十周,基本上观树的成员就固定在10到11位左右。每一周我们都是采用了轮流的值日生,那负责一周的汇总,也就是每周都有人催交作业,这个真的是让每一位树友都觉得太好了,有人催作业,个人的公众号就会周周更新。那么,在汇总的时候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好的好处,是真正的让每位树友可以去读其他同组树友到底观察到了一些什么,然后我们在群里头虽然不会很喧嚣,可是都是有问题及时提出来大家讨论,特别是我要提到我们的海边小屋-青岛的倪姐姐,她真的是我们紫薇小组的领头羊她总是第一个,基本上每一周都是她第一个发出作业来,然后让我们知道这一周大概我们得要观察什么,紫薇的个性实在是太太太太沉静了,所以有好几周我们都觉得说可能没有什么可以观察了,但是夏艳大组长每一周的这个群作业布置得非常的详细,使得我们也学了很多的树的专业知识,有些时候真的是会感觉到跟不上趟。但是,就是因为有这样子大组和小组共同的推力,那我们沉浸的紫薇小组居然也是玩了好多游戏,比如说像紫薇,因为每个冬天都会被修剪得很厉害,当然就指的是那个城市里头的紫薇,修剪的特别厉害,所以就年年复年年就留下了很多奇形怪状的这个树榴,那我们再找树瘤的时候就获得了非常大的乐趣,就觉得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简直就像在演木偶戏一样,各种神仙罗汉都出来了。那我后来还发现其他组做了好多的自然游戏,结果我觉得紫薇这样沉静,应该能够找得到比较好的游戏去拓展一下,就贡献了大家一个用宣纸拓着树皮,没想到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有这样的树的观察活动,我才会把专科的专业的那个拓法运用到这个拓树皮上来,效果出奇的好,我自己特别特别开心,因为这个艺术的创作灵感,又多了很多。那么,说回到这个我们组。在这一周,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从深圳的蒹葭树友开始说紫薇已经冒新叶了,长新枝了,到我们重庆丽娟也拍到了,杭州山茶和我都拍到了这些叶芽,那最最叫人惊喜的当然是我们的刘群老师,他自播的这个紫薇,发了一盆苗,绿油油的,然后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发照片上来,所以,请大家可以去一棵树汇总的这个公众号里头,点击我们的紫薇树的汇总,大家可以去看。那这些苗发了之后,我们组的很多人都表示觉得应该要自己亲手种一棵紫薇。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说自己种这种行道树或者是园林树种,感觉这些树反正公园里面都是,那没有那种刻意为之的这种欲望,但是因为每一周都去观察紫薇,很自然的那个情感就会变得不一样,真的就是小王子和玫瑰的关系了,那在这样子的,苗都已经发出来的情况之下,我也跟着就把紫薇的种子给采下来,自播在这自家的阳台上,我正等待着它出苗。有热情的朋友还分享说用老枝条来扦插会更快,那要等到四月份的时候来做,那两种这个树的繁殖我都要在今年试试看,让我的阳台可以焕发不一样的生机。最最后面要分享的一点是观察紫薇这个植物给我带来的一个启发,那就是紫薇这么沉静,别的组都是热热闹闹,都已经开花了,甚至都结果了。可是在这热闹的春天里面,我们的紫薇却是非常的沉静安定,始终就是在按照它自己的生长节奏在成长着,所以每一周我都去观察它,忍不住也要敲敲它,拍拍它,那它回馈给我的就是,它长得真的是太结实了,而且非常的有弹性。它让我能够感受到说,我是健康的,活着的,你可不要觉得我已经死去了。那它用这样的结实、健康的信息来默默地告诉我,不要急,不要急,人生自有节奏。人到中年,在这种喧嚣的这时代里头能够有这样的树的朋友,那我是真的会觉得说,今年大概观察一棵树是成为了我本年度最好的一件事情了。好,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可能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深蓝:银杏组组长

大家好,我是银杏组的组长,紫薇组的成员周青,网名深蓝,植物名朝颜。其实最开始我想选择的是观察紫薇,因为紫薇就长在我家门口,非常方便,可是不知道怎么一波神操作,我竟然成了银杏组的组长、紫薇组的成员了。

开始观察的时候,其实就把这个当成了作业来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植物的观察已经渗透进生活的点滴中。

感受之一:更多了解 更多快乐

今年这个春天,我觉得特别忙,眼睛忙,拍照忙。因为观树活动,关于植物的知识在不断累积,之前的话,我们看到树,是非常宏观的,它高大,或矮小,有叶和没叶,绿色或黄色,仅止于此。去年冬季以来,我们关注芽、芽鳞片、树皮、皮孔、叶芽、叶痕、维管束等等细节,也拉近了我们和树的距离。我们关注到了活了几十年来从未看到过的东西,像银杏的芽鳞片们,可以这样前赴后继,层层叠叠地守护着嫩叶,你们如果看到银杏树的嫩叶团团挤在一起萌发,相信也会被打动。

我们银杏组来自山西运城的心珠说:春天里,每天都怀着期盼的心情去看我的树,不知道又有什么惊喜在等待着我。想起在《快乐美学》中看到的一句话:季节的循环总能使我们有所期盼,而这种期盼本身便是一种快乐。观察着一棵树的一群人,在观察的过程中快乐也越来越多了吧。

这个快乐很简单,很纯粹。比如@青—浙江诸暨在群里发了一个可爱的银杏绿芽↓,深情告白:“我的银杏呀,太迷人了。幸福得有一种想落泪的感觉!”把大家激动的,情不自禁的说“哇、太美妙啦、太美啦、太可爱了”。看到大家这样激动,你会以为有什么绝妙的东东,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新芽,正是因为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投入的去观察,这美的瞬间才带给大家这么多开心和感动。如侯仁之老先生所说“知之愈深,爱之弥坚。”意思是了解得越多,才会越喜欢。很多时候,不热爱的原因似乎是没有付出行动和时间去了解。

刚才夏艳组长也举了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大家的感受是相同的,了解越多,会越喜欢。

以前我看柳树,哦,它绿了,现在我知道除了绿,它的串串雄花序挂在枝头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一旦想到这些细节,我的脸上就会不自觉洋溢着笑,为了繁衍,各种植物,正努力施展着自己的“法术”呢。我觉得这样子去思考的话,我们的内心就充盈起来,不仅仅只有人类自己。观树活动非常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简单地快乐。

感受之二:找株大树驯养彼此

除了牵挂人之外,我从来没有这样牵挂过两棵树。之前的话,我的紫薇格格一直都没有动静,今天一早,我再去看格格,居然已经冒出了小芽,内心就是那种很开心的感觉,相信树友们都体会过。还很兴奋地告诉邻居,她之前也曾一起观察过几周,也立即跑出来看。果然,她家门口的和我家门口的都发芽了。两个中年女人,居然还在为几颗小芽兴奋,如果有人看到肯定觉得奇怪的。

我的银杏树长在我表姐家小区旁边,跟我们家比较近,每天上班我也可以往那条道走。我的银杏树名字叫“和平”,因为现在世界太不太平了,我希望的就是和平。每次上班,总会不自觉想一想我的银杏,它会不会有什么变化?顺带着,它的邻居们,也成了我观察的对象,有鹅掌楸、紫叶李、桂花、旱柳、栾树等。

这两棵树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我就想,别人养个猫猫狗狗,我就当作养了两棵树做宠物了。反过来说,为了观察这两棵树,平时不愿意早起的我,很容易就起床了。还有一句话特别合我心意:“爱植物的娃不会反社会”,不仅是娃,我们成人,也会被植物驯养,内心更柔软。从这几个点也得出了一个预测:咱们银杏组的群最多时有42人,目前,还剩下38位成员,平时能准时交作业的人,大概近20位。根据彼此驯养的感受,我觉得能够坚持到现在的,这近20位成员应该不会中途退出,因为我们已经和树建立了深厚的联结,你想,谁会把自家宠物随意丢弃?

感受之三:学习知识更高效

这两个月,一改原来一个人的学习方式,有了观树大群,组长群和银杏、紫薇群可以随时请教。同伴学习、相互促进,大家一起进步。上周写观察作业的时候,我把樱花跟紫叶李的花混淆了,当时因为紫叶梨的叶子也还没有完全长出来,然后花在那个树枝树梢上,我以为是樱花。后来发现群里有一个树友发了作业,我看了下,她也曾把这个樱花跟紫叶李搞错了,之后,她把两者辨识发在群里,我看了后也马上修改了自己的作业。还有群里的一些问题讨论,像关于银杏叶有没有托叶等,我们大家一起找资料,一起钻研,直到解决问题。

总之,我觉得咱们观察一棵树活动最适合“一群人走的远”的这个口号,希望大家观树愉快,就如我们组的云雀所说:博物之旅需要细水长流,慢而扎实。认定了一棵树,面对当下春天眼花缭乱的百花争艳,心中不慌,安定宁静地追随银杏的节奏,观察、思考、记录、分享、享受!

叶晓燕:玉兰组组员

各位群友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绍兴的叶晓燕,昨天超妈邀请我参加今天的现场分享,我感觉特别荣幸,也稍微有点紧张。我简单分享一下,因为时间很紧哈,然后分享的朋友也很多。今年1月8日的时候红丽老师拉我进玉兰组,说实话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也跟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那就是看一棵树,而且一看就是一年,有什么好看的,是吧?然后我带着这个疑惑,尝试着用文字、图片,还有就是部分手绘,对我的玉兰进行了详细的点点滴滴的记录。在这个期间的话,我们的夏艳大组长哈,然后还有就是我们的组长以及背后的群主,为了引导大家怎么来看树,根据树木的每个阶段的特点给大家精心设计每个阶段的观察重点,所以特别贴心。

在活动开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看到的都是光秃秃的这样一个冬枝,所以就是就觉得好像真的没什么可以看的。但是一旦你开始观察的时候,我就发现就是这么一株看似平淡无奇的这样一个冬树,其实你却可以真正的把它看出花来。那这个“花”的话,我觉得你可以既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你观察它的方式,可以是花式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比如你在看它的时候顺便把它的邻居们也顺带着看了,顺带着把到它身上到访的昆虫也看了;然后也可以理解为你看着看着它就真的就开花,这个过程是非常奇妙的。那我发现我的玉兰树因为今年有我的关注,开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看。我真的是这样感觉的,我觉得它和我的心灵是相通的,因为我觉得它知道我在看它,所以它就用尽全力给我看到它最美好的一面,是这样子。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今天特意看了一下,然后到现在为止,就是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我竟然不知不觉写了有八万多字。真的真的好神奇!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因为看一棵树,我现在每天都忙得不得了,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但是这个忙使我充实,也使我感觉快乐。那现在的话,我还在我的课程当中,去跟我的学生分享我的观察以及体验,希望能对他们这些大孩子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因为现在的大学生,说实话也是电子产品喂大的一代,他们对这个自然其实是很漠然的,因为我发现我在看这个玉兰的时候,我每天都要去看好几次,而且我看的时候有时也很多学生在边上走来走去,但是大部分的他们都是视而不见的,因为没有人会好奇来问我,老师你到底在看什么?我感觉这真的是很让人难过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不是正常的一个现象。所以我现在我在我的课程当中,也会有意无意的就去把这些东西,把我自己的一些观察来跟他们进行一些分享,我觉得是这个也是蛮有意义的。

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我也跟大家说一句我们群里的小伙伴都知道的话,那就是“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让我们一起互相滋养!我会继续跟着大家一起这样快乐的走下去,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纯粹因为喜欢。最后,感谢群主,感谢大组长,组长以及所有群友,我的分享先到这,谢谢大家!

胡五句:玉兰组副组长

我带了几场观察一棵树的活动。道具是小豆本。对象是2年级的小朋友。时间是一个小时。

学生喜欢观察,喜欢提问,可以画,但是用五句话表达比较难一点。

是观察一棵树还是分组几棵树呢?我都试过。

一棵树,能集中,但是根茎花果叶有的时候不一定齐全,故事,素材不一定多。

分组观察树,引导员不够,容易乱。

由引导员挑几棵树是比较好的。事先看好线路,确定一些观察点,这也有确定,可能观察点太多,记不住。

我的目的是提高观察力,关注力,期望通过观察活动让他们能够注意周边的事物,不仅仅是植物。

五句话的方法还需要提炼。比如方位线,时间线等,需要和孩子沟通。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小文章,需要一定的方法。比如五句,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左看,右看等?又或者:根如何,茎如何,叶如何,花果如何,客人如何?又或者先干了什么,接着干了什么?要求孩子把发生的事情记下来。

活动形式是观察加讲解。

成果是画和文字。

希望以后在大家在实施这种观察一棵树的活动中,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更好的做法,跟我们共享,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山麻雀:枇杷组组员

大家好,我是枇杷组的成员,山麻雀。我们组有发起组长任多组长,还有一个平时督促大家写作业的执行组长麦小芽。麦小芽组长感冒了,所以我代替她为我们小组做一个总结。今天我又做了一次功课,把大家前一段儿的所有的作业都浏览了一遍。浏览了一遍之后,我发现我们小组都还是挺坚持的。

在这儿,我先介绍一下整个小组,我用了一个枇杷组成员分布图的虚拟背景。图里显示我们小组分布在五个省份,广东、广西、河南、浙江、四川。我们的麦小芽组长是四川成都的,我是河南郑州的,广东广西杭州的组员多一些,我们一共10个。我们的枇杷组跨越5个省份,在不同的纬度上,所以呈现的生长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这是一个整体的状况。

接下来,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儿来总结分享。

第一个关键词是困难。

我们小组里边儿,有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成员在写这个作业的时候,同时在跟公司谈离职(因为经济不景气),但是,谈完之后回家还非常热爱生活,又非常积极投入到了这个作业当中;有的人孩子还小,需要陪伴孩子,所以干脆就跟孩子一起来观察;我呢,则是对于一些术语不太明白,我觉得这些术语特别难,那就去翻书,包括我们小组的其他成员就都去翻书,有的看植物学,有的看大百科等,甚至把现代汉语词典也搬过来用。

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想尽各种办法排除万难来完成这次共同观察一棵树的任务。所以,这第一个关键词,其实是排除万难。

第二个关键词是认真读书。

我们小组成员不仅有观察实践,还有去翻书,从书上汲取营养汲取理论。其实我刚刚有分享到认真读书,就是在这个观察当中大家还是依然能拿起书来去寻找思考当中的疑问,包括一些术语,包括从其他小组吸取来的一些经验,都是在这个整个过程当中不断地想尽办法学习。大家读的书除了刚才提到的,还有《法布尔植物记》和《图案密码》。

第三个关键词是细致观察。

在整个观察过程当中,我们组的成员观察特别细致,枇杷上的绒毛,枇杷花里边儿的绒毛,枇杷树皮是什么样子的,叶痕是什么样子的,枇杷的果子,它的顶端是有棱角的,不是全部圆的,它是从五瓣花而来的……这些所有的内容,大家特别的认真,特别的仔细。我还需要努力,有时候那些术语我看着头晕头大,我就不再去围绕那个树,没有过多细致的去研究。

我这边其实还有一个困难,周一到周五不太方便去写作业,然后我就周六早起或者周五晚上加班儿写作业,就是我们会克服各种困难来完成这个作业,补充一下第三个关键词。

第四个关键词是创新理论。

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小组成员在这个观察过程当中有创新,有思考的成果。比方说,我们的执行组长麦小芽,她写了一个理论叫做WWH,就是whatwhyhow,她说做任何事情都得弄明白whatwhyhow,然后她把这个就用在自己的枇杷观察当中。我观察到,同是枇杷树,它其实长得不太一样:这一棵那棵不一样,它的树皮也不一样,杭州的,广州的郑州的也不一样。丸子老师说,我们这个小组是这16种树当中第一个结果实的。1月25号左右,广西那边的枇杷树就已经挂果子了。三月初的时候,广州那边的枇杷树都已经成熟了。郑州的市场上有卖枇杷了,但是这个枇杷肯定不是郑州出的,郑州的枇杷我认为它是观赏居。之前见过郑州植物园的枇杷果子,但是吃起来口感不太好吃,而且它的个头也比较小,所以这个真是千差万别,也挺有意思的。所以,我的创新理论是说,树和人一样也是有多元智能的,有的时候它就适合观赏,有的时候它就适合做果子,所以可能因此这个树有了什么二叉分枝,单轴、合轴什么的,这些不同生长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它自己的那种功能。就跟人一样,有的人擅长数学,有的人擅长语文,有的人擅长跳舞,有的人擅长唱歌,树也有它的多元智能。我是觉得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咱们任何情况都是理论指导实践,在任何的情况下可能都是一个真理。所以我们小组居然也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细致观察,克服困难,而且还能把它上升到某种理论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我觉得,这个也是大家共同观察一棵树的新的收获。当然,还有我们其他成员说,观察枇杷树的时候想起某种植物纪录片儿。说到自己年老的时候依然有这样一个爱好,能够持续的观察,而且能够持续的输出,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多少长时间之后,时间发酵也会带来一些收获和成果。

通通这些,都是我们小组成员在这个最近两三个月的一些成果,这是今天翻了一下大家的作业总结出来的四个关键词,一个是困难,我们会克服困难去努力做;一个是在这个困难当中,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办,有一些实际行动,还有认真读书;然后,在实践过程当中还认真观察,非常的细致;最后,还在这个过程当中升华成字,升华输出自己的理论,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最后,我再说两点我的感受。

一个是感谢早起。周一到周五不能完成,那就周六早起。非常感谢麦小芽组长每天非常辛苦的在群里催作业。

一个是成果还挺意外。催更带来的成果是非常壮观的,今天往前翻的时候就发现,原来自己前边写那些东西还挺好的,还有一些还挺有深度的,有一些还挺长篇的。现在就想,这个工作量那么大是怎么完成的,就不可思议,怎么当时就写了那么长的东西,或者说现在读起来那么好的东西。包括我们小组其他成员的内容也都非常的棒,非常精彩。

所以这是我个人的两个收获。一个早起被催更出的成果;还有一个,就是原来发现自己还真的挺能写,写得还挺好。

在我们小组群当中,有丸子老师和夏艳大组长,还有一个钟老师,三位老师做观察员,感谢她们。还感谢我们麦小芽组长,比较辛勤的每周催更。特别感谢她们。

对,我的感受加替我们执行组长做一个这样的总结。我看我们的组长也在,如果我哪点没有说到的,组长可以补充一下。

好,谢谢大家。

曹远杰:樟树组组员

参加“观察一棵树”活动两个月来,我的感受是,我们需要一场这样的活动,帮助重建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

我们需要走近再走近,仔细再仔细。不走近,只是站着,投去匆匆一瞥,我们看到的只是园林,不是树木;只是草坪,不是青草;只是绿化带,不是灌木丛。在当代世界,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技术已经覆盖一切,我们所见的事物,表面都是一层厚厚的技术层。路旁的树,它不是长在这里的,是长在苗圃再移植到这里的;移植来了后,它也不能自由生长,也是经过反复修剪的。我们在路旁走过,看到的都是这些。只有我们走近来,凑上去,用眼睛定定地观察,才能看到它的树皮的纹路,看见它新冒出来的芽,看见新展露的叶。在这里,我们眼见到的,才是新鲜的自然,是人工痕迹与技术管理暂未延伸之处。在这里,我们才欣然所遇。

我们需要长久再长久,坚持再坚持。我们这些博物人,除了少数,多数都不是专业出身。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借助科学手段,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命活动,但我们主要是在生活世界中,与植物相遇,与它们建立联系。这里的关键是长久与坚持。长久,是我们观察一朵花,就要至少看上十几分钟,把它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看上一遍,花梗,花冠,花瓣上的缺刻,雌蕊,雄蕊,子房,等等无一遗漏。我们要学罗丹,不同的时刻,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面,反反复复地观察,极其仔细精细地观察,直到它在我们心里完整地浮现,然后我们才有可能像罗丹那样,雕刻出我们各自的“塌鼻人”。坚持,就是这个活动至少要持续一年,唯有这样的长度,我们才能与自然建立连续,并进一步固化为联结,在往后的生命中永不失联。

我们需要学习再学习,沉淀再沉淀。向书本学习,向伙伴们学习,向我们的观察对象学习。我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我们各自学习,也在团队中学习。在观察、学习、对话、感受、思考、写作的循环往复中,我们得以沉淀,收获成长。一年以后,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大咖,但那不是我们主要关心的,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在这个过程是收获各自的成长,并收获共同的成长;收获与大自然的联结,同步收获与伙伴们的联结。

重建与大自然的联结,它还可以有更高的旨意。就我而言,是修复生命中受损的维度。受损这个词语如果意味过于强烈的话,可以说是发育不充分的维度。生命有三个面向,三重维度,与自我,与他人及社会,与大自然。借媒体技术的光,我们与他人及社会的联结,是过于浓烈了,如前段时间的结香花;相较而言,与大自然的联结是过于孱弱了。

倘若我们能补上这一块,我们的生命将会更加健全,更加饱满。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说,生命是美好的,在世如同在家,我们对这个世界将会给予深深的信赖。

专家点评

小丸子:壹木自然读书会发起人,读书会群主,水杉组组长

我就讲两点。

一是最近一段时间跟着大家一起看树以来的感受,一个是我自己在看我自己的那棵水杉,我是每天都去看它,然后我可能因为是活动的发起人,有这个先天之便,我是从1月1日就开始观察的,我想完整地记录一年。二是我在这个观树的过程当中,看到小樟说的一句话,就是看别人观树其实也是一种观察树的过程,所以我对大家交的作业都会去翻一下,看看他们观察的点在哪里,有什么特色。我建议我们观察一棵树小组的这些小伙伴们都要认真地阅读别人的作业,然后把别人作业的内容带到自己观察一棵树的实践和理论当中。

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个浩浩荡荡观察一棵树的队伍,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到底走到最后。看看到最后我们还能够剩下多少人,我们每一个组都在不停的删人,那些没交作业的我们就很不客气的给他们分类了,我们看一下,最后我们能剩下多少人能够全程走完,祝大家能够跟着这个树的生命历程,走完一年。这就是我的感受。

熊童子:壹木自然读书会发起人,壹木自然学院创始人

好,感谢小丸子的邀请。在这个观察一棵树的项目里面,一直是一个旁观者。一开始,其实也想发起一个小组,但是我家楼下就只有娜塔莉,对,就是树只有娜塔莉,比较奇怪,所以最后没有加入到某一个小组,但是一直在旁观大家是怎么样去观察。

刚才听了大家的各小组的和小组里面比较可能参与度很高的组员的分享,我觉得大家收获都是还挺多,还挺全面的。而且感觉整个在这个观察一棵树的学习型社群里面,大家都很开放,然后很好地互相激发,共同去学习。彼此在听到别人的分享、那个观察点的时候,可能都会带来更多的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我觉得这点特别好。

然后还有夏艳老师分享的通过这个观察一棵树,就是发现了一个终身可持续学习的一个事项。对,确实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其实身边的自然看着好像不是很丰富,但是当我们仔细的去进入它,去亲近它的时候,可以发现它是无穷无尽的,就算好像看起来平凡的东西都是有很多个维度可以发散的东西,而且再加上就是我们小组组员的多样性,然后让我们每个人可以看到的东西,可以呈现很高的多样性,所以我觉得特别棒。

还有就是大家普遍都提到就是好像在观察树的时候,因为在不断的持续观察的这个过程当中么,有很多和树的共情和树的产生了很深度的连接,然后好像就是驯养彼此。其实我个人在观察自然的时候也有这种共鸣和同感,就是你好像把你自己的一部分放到这个某一个具体的自然的生物上面去,动物也好,植物也好,然后慢慢的可能就会把自己放到更大的这样的一个自然当中,生态当中,和它们建立起很深的这种彼此联结,所以就是听到大家有分享这点还挺感动的。人和自然彼此有更多的交融。对,刚才那个金丝桃说:“在观察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观察自己。”其实我们说的自然教育的时候其实也都会提到这三部分,就是你在去接触自然的时候,可能也会通过这个自然去看到更多人,然后最终其实都会要回到自己的这一块儿来,和自己有更深入的联结,也看到自己和周围的联结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我觉得特别好,然后,也希望未来大家有更多的关于每个人的一棵树的故事。好,谢谢大家。

王西敏: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部长

我其实是来向大家学习的。一方面,我是来学习大家怎么来做这个活动的;另一方面,我觉得咱们这个群体特别有意思。就前两天壹木读书会里面,我提到了成人的学习,成人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跟孩子学习不太一样。那么关于成人是怎么学习的,怎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果,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话题。所以我今天是特地来观察大家是怎么学习的。大家虽然遍布全国,但是因为这个活动彼此建立了联系,并且这种小组,小组之后有大组,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学习方式,非常值得推广。我其实还邀请了浙大的翟老师进来听,我们是希望好好的研究一下大家,未来能够有更好的经验,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希望大家坚持,我们一起做出更好的成果。

赵云鹏:壹木自然读书会发起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各位书友好,大家好长时间不见了,很高兴在线上又见面了。有一天小丸子跟我说,她又要放大招了,在读书群发起“观察一棵树”活动。我觉得特别好。后来也陆续看到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活动推文。刚才听了大家的分享,我更加受感动,受鼓舞。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从做一次观察记录开始。早在2017年,熊童子邀请我去做自然讲解员培训的时候,我跟大家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其实发现你的热爱没那么难,成为大神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难,而这个不难迈出的第一步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学习做一次观察记录。比如,我在一个地方看到一棵银杏树,我就把它记录下来,一次记录就会至少有三个信息:一这是什么植物,二它在哪里,三什么时候记录。还可以写下是谁记录的。如果你持续观察记录,数据就会不断积累。同样如果一群人一起做观察记录,数据同样会快速积累。随着时间的延伸和人数的增加,你会发现记录的威力非常巨大,形成大数据。学习没有大家想像得那么难,但是持续学习的成效比大家想像的要更厉害。学习贵在开始和有恒。

第二,在业余领域建立专业认知。夏艳大组长在分享的时候,多次强调自己是不专业的,平时我跟书友们交流的时候,大家也经常会说,老师你们是专业的,我们是业余,心里难免有些惴惴。这既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主观的。专业有两层意思,一是职业,比如我的职业是大学老师,我是专业做老师的;我更加建议大家从第二个层次去理解,专业是对某一事物系统而精深的认知能力。这种专业性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获得,通过精进式学习。对于一个领域或主题,我可以是非职业的,认知也可以是非精深的,但是业余的我可以聚焦这个主题,持续地精进式学习,假以时日,我在这个问题上就会形成精深而系统的独特认知,达到专业的水平。因此,不要被非职业身份挡住了自己探究未知的勇气和脚步,我们要努力在自己的业余爱好领域建立专业的认知,这是我想跟大家共勉的。

第三,社会化学习很重要。我们“观察一棵树”活动采用分大组再分小组的组织方式,这种社会化学习的团队协作方式非常好。一个人长期不容易坚持下去的事情,大家组队抱团更加容易完成任务,而且互相激发。为什么呢?一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二是我们有一个小目标,这个目标是具体的、定量的、可达成的、有时间限制的,三是设计成一个项目。我们把宏大的愿景变成一个具体可操作的,在一个月甚至一天内,三个人分工协同可以完成的事情,而且第一阶段一看,自我感觉非常满意,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所以项目化的团队协作很重要

社会化学习还有一个重要机制是定期交流。我跟小丸子在活动过程中交流时,提出这个建议,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大家的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原来来自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热情,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面互相辉映,互相激发;二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这么多大组和小组按照最初设计的大体方案分别在做,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形成一些做法,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建立更优化的流程和方案;另一方面针对在观察过程当中遇到的难点,特别是共性问题,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解决,汇聚众人的智慧,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我们这个项目入门的门槛和可持续化的门槛。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学习项目的方案化、流程化、规范化来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个过程并非简单划一的操作,而是既要有共性方案,也要激发和保留个性做法。

最后一点,持续学习的动力机制。大家都熟知这句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那么如何保证一群不同个性的人一起走更远呢?需要有学习激励机制。不同的人参与“观察一棵树”这个活动的初衷不同,有人是因为喜欢树或好奇树,有人是因为喜欢这种活动形式,有人只是因为喜欢跟这群人在一起玩,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都是重要的学习动力,学习过程和结果要给予大家这些期望的反馈和激励,最好是超值的那种。像今天的分享也是很好的过程反馈和激励机制。我做这个事情的方法、方式、阶段性结果和感想分享出去,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内心会产生极大愉悦感和成就感,会激励我继续以更昂扬的姿态继续做下去。因此,大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种动力机制。从个人角度,我从对这个活动的期待和收获是什么,在小组和大组定期交流时大家的反馈是什么;从大组和整个项目的角度,要有预先假设的激励机制,然后收集大家的过程反馈和结果总结,以便于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大家的期望得到满足,付出得到回报。不仅自我激励,也互相激励和氛围激励,实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愿景。

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以上四点感想。期待大家能够继续携手“观察一棵树”,看到更多春华秋实,更多树木轮回,不断自我精深,在业余领域建立专业认知。不仅看到新的景象,也获得看待世界的新的眼光。谢谢各位书友!

合影留念

夏艳:好,谢谢赵老师,那我们大家一起合个影,因为已经到了九点半,那你们打开下视频(备注:此次会议有近百人参加,不方便打开的人就不拍在内了,请谅解),我们合个影就结束会议。








文字整理:紫叶

编辑:周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