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岗中培训总结

沈牵 星期三小姐
2024-09-04



Miss_Wednesday



(编者按:牵老师于2023年11月17日到12月2日参加了国家公派教师岗中培训,培训的任务之一是提交1000字左右的总结,此文为牵老师的部分总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23年11月17日到12月2日,我参加了2023年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岗中培训项目,共计30个小时。


在这30个小时里,聆听各位专家讲座并与各位同行老师交流经验,收获有多大自然是不必赘述的,但我今天的总结,想从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说起。


第一句是在11月20号《新加坡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信息表达与传播》中主讲老师提到的“Diversity is being invited to the party; inclusion is being asked to dance. /多样性只是被邀请参加派对,而包容性是被邀请去跳舞”这句话。


第二句是在11月30号《数字时代在线教学工具与多媒体资源应用》中提到的“如果一个老师用工具教得不好,不是工具本身不好,而是这个老师本来就教不好”这句话。


之所以对这两句话印象深刻,跟我本身的关注点以及对自身要求有关。我上一个公派任期的任教国家为美国,在那两年,我认识到了在教授中文课之外的更重要的事项,那就是从更高层面上关注“平等”“公平”这两个问题。


海外进行中文教学的经历,打破了我一直以来习惯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估标准,开展特殊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更是颠覆了我以前的教学习惯。我深知要想顺利在当地开展工作,必须适应当地习惯,于是我开始学习并思考这样的教育理念。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肯定是不习惯的,有时候为了照顾不同进度的学生,我甚至不得不降低课堂进度或者降低对某些学生的要求。后来我觉得降低要求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所以我开始实行差异化教学,为学生设计最适合他们的教学任务。


虽然这样做会导致工作量增加,但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位老师的本分,也没有特别期待能收到什么回馈,直到某个学期末我收到班上一位特殊教育学生的家长来信,提到他的孩子非常喜欢中文课并对我表示感谢,我才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是多么有意义。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那些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我也会希望老师能为我量身定制适合我能力的任务。


至于第二句话,是因为我真的觉得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我们当老师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也不是很能理解我把工作状态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后收到夸赞我尽职尽责的留言。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能亲力亲为,不借助任何外力,相反我们应该拥抱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就像11月23号《国际中文实现教、学、练、评一体化的新路径》中主讲老师提到的那样,“技术不会取代老师,但使用技术的老师会取代不会使用技术的老师。”


分享完这次培训我最喜欢的两句话,在这里再付上我参加这次培训的一些零星感受:


  1.  最近在帮一个外国朋友准备考试,繁体字的记忆和辨认让他感到非常挣扎。复习间隙我跟他提了上世纪我们的扫盲运动,我相信经过切身经历,他更能体会到简化汉字的必要。


  2. 想起之前我接受某个媒体采访,稿件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但我发现里面加了好多来自编辑的对于国外生活的臆想和刻板印象,完全没有真实经验。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对方更改了所有我认为虚假的陈述,那个过程真的是一波三折且闹得非常不愉快,从那之后我就拒绝任何非学术性的采访了。


  3. 主讲老师提到的煽情演讲三件套:声泪俱下的讲述,翔实的数据展示,以自己专业身份出发继续讲解。我在美国那两年也学会了这一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非常管用。


  4. 热身活动今晚上课就可以用:当老师说生词A的时候举左手,说生词B的时候举右手,不仅可以复习生词,还可以治治颈椎和背肌。


  5. 主讲老师提的四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1)中国公派教师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派教师到国外? (2)在中国境内教中文与境外教中文有什么差别?(3)和英语的教学有什么不同?(4)校园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区别?


  6. 线上教学不是仅把线下教学搬到线上而已,线上教学应该发挥它自身的优势,即“随时随地随人”


  7. 做发展型教师,对教育怀有热忱和责任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教育家,但做好教师的本分工作是基本职业原则。


  8. 关于VR教学,我也认为工具还是要为语言学习服务的,有时候整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真的有用吗?


  9. 试卷制作应该因地制宜,甚至有时候不得不以考试为导向(如德国高考),有的时候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当老师的真的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及格。


  10. (在奥地利)有一次课前接到学生邮件,说汉语很难,于是我在课上就想鼓励大家,说了很多鼓励大家的话,突然有一位学生打断我,要求“老师我们继续学习吧(大意)“,我愿称之为:成年学生动力足,催我少废话赶紧上课。


  11. 今天点评老师提到,课堂太吵时,老师可以通过不说话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安静下来,这一招在美国小朋友课堂上可能根本不管用。因为课堂上如果真的很吵,老师说不说话区别不大。当时我在美国工作时,我们学区有自己的办法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比如有规律地多次鼓掌,当然我的汉语课也有自己的方式,只是培养这个习惯不容易。


最后,在本次培训中,个人分享1次(主题为“跨文化“),代表小组发言1次,组织小组讨论5次,也算圆满完成组织交待的任务了。



11月28号专家点评笔记(因时间很紧,这部分可能存在记录有误的情况,请大家指正):


第1组


1. 面对老人不用特别教汉字,在同音词的时候把汉字写大一点。

2. 可以把短视频运用到学习当中。

3. 添加新词,这点值得肯定:高铁点外卖、滴滴租车。因为课本是有局限性的。

4.差异化教学,年龄越小越应该强调。学习语言、学习阅读,通过阅读学习新的知识。

5. 跨学科跨文化教学,不学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从文化的三个方面(文化产物、文化习俗、文化观念)来展开。

6. “把”字句,狼、羊、白菜故事非常棒。在某些课堂上,老师可以不提这个字,但是学生也可以学会,因为有足够的输入。用目的语教学。


第2组


1. 成年人动机强,能够克服一些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但中小学生是根本不知道的,可能就是为了好玩来学习,老师需要花精力来提高课程趣味性。

2. 点评老师所在学校的教学方针:听说领先、广泛阅读、手写跟上。

3. 对于成年人,目的语教学需要更多的设计。对于幼儿园完全可以运用目的语教学。

4. 要充分抓住时间来增多学生的目的语输入,语感是老师经常说才能培养的。


第3组


1. 不固定班级座位的做法非常正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课堂。

2. 差异化教学,多元化,有的时候可以把能力相同的人放在一组,有的时候可以把能力特别不同的人放在一组。

3. 图片教学非常有用,“一图胜千言”,老师在遇到有趣的图片时,可以随时存在手机里面,运用到随后的教学中去。

4. 如果课堂特别吵,教师就可以不说话或者小声说话,反而会让课堂安静下来。


第4组


1. 语言文学班的课,母语学生都不一定能考上这个班,《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很好。


第5组


1. 开头直接问学生问题,不如给学生一个范围,给了学生一个范围更有利于学生回答。

2. 结尾用开放式。可以每位学生写几句话,然后组合成一篇文章。

3.  国际中文教师要用学生理解的办法来呈现:“伤害”比较小、:“危害”比较大,然后给例句,学生可以直接背两个例句来辨析这两个词。


第6组


1.“新孩子,新方法”,要在有趣和有效之间游动。


第7组


1. 政治问题,任何一个环境下都可能会遇到。各个民族的习俗不一样,回答要经过深思熟虑。可以把危机专成机会,借此培养学生的国际情怀和高阶思维,不评价答案对错,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想不是孤岛,而是从外界接触过的信息得来的。

2. 跨文化案例分享,要做到知己知彼:课本生词“胖”,虽然很多国家都很忌讳,但我们也会说“这个小朋友胖乎乎的”“这件衣服显胖”,完全没有贬义,我们不必太忌讳,因为我们的文化里并没有那么忌讳这个词。

3. 培养文化自信,点滴做起。“饺子”就叫“饺子”,而不必用dumpling,用dumpling都不能体现我们文化的特色。大英词典已经收录苦力、茅台、磕头、大妈、风水、豆腐,学习汉字时就直接学习“汉字”就行,因为你说character,别人也不会明白,所以直接说汉字、笔顺、笔画就行。



以下为我参加这次培训记录下的一些资源,一并附上。


施正宇教授的汉字课:

www.coursera.org/learn/hanzi

www.coursera.org/learn/hanzi-2

www.coursera.org/learn/hanzi-3


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

http://47.94.155.105:9604/#/


《汉语韵律语法教程》,冯胜利、王丽娟,北大出版社,2018年6月


TED科普:沟通不畅是如何导致的?

油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fzeONu3Mo

B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64y1C7z8/?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2d6d1e252fddf8b615abea27ac941cd3


西方记者污蔑中国的成功建立在“压迫”上,新加坡学者的回击一针见血: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AOw9KlxYW1


彭博创新经济论坛 李显龙总理炉边对话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xaWgd-Hw4


新加坡前外長:年輕的歐洲朋友們 每年去趟中國會受益良多:
https://www.tongmedia.com.hk/CnaNews/2023/08/02/News2023080211190200DN000466_TWA001.html




 


沈小牵

喜欢Mojito,喜欢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星期三小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