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走读乡村第6期】做了一次“小记者”

朱宣学 越民生
2024-09-04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做了一次“小记者”
大唐初中 806班 朱宣学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众多,但平时似乎只在电视或媒体上有所见识,谁知这次参加走读马剑活动,在家乡诸暨这个不起眼的山区小镇里,我竟有幸亲密接触和体验了古老而珍贵的“竹马”文化。


我从小喜欢了解各种历史文化知识,听说今天去的马剑镇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我更是兴致高涨,一大早我就匆匆忙忙的跑到校门口集合。上了车,一路伴随着青山绿水间乡野的味道,进了马剑镇相公殿村。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村中的应氏祠堂门口,发现那里已聚了不少村民,热情的欢迎我们这些“山外人”的到来,连村长都亲自来迎接我们,这淳朴的乡风民情让我们很是感动。


走进祠堂,就闻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厅堂里面摆满了古老的器物,其间有好多红红绿绿的马的工艺制品,还挂着各种古代戏服。老师说那些工艺制品就是竹马,那些戏服则是过年闹元宵进行竹马表演时要穿的。

我们连忙围上去仔细观赏研究起来,原来竹马里面是空心的,马的骨架则是用竹篾捆扎而成,外面再糊上彩纸,马首上缀以绒球、脖上饰以彩带、丝绦等,格外精致漂亮。马的身体分成前后独立的两截,我们不知为什么是这种设计,听村人介绍,才明白表演时要把竹马的两截分别系于表演者的前肚、臀后,随着表演者的跑动,马的前部会向上一昂一昂,臀部则会左右一摇一摆,像活马一样生动。我们听了,不由啧啧赞叹这设计的巧妙,真不知道当初是哪位古人创造了这样的工艺,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啊!


老师说今天来机会难得,接下来让我们现场体验竹马的制作,好好过一把瘾,我们兴奋得大呼小叫。她请了村里的老师傅们来亲自教我们制作。我们做起了竹马,用竹子编起了马架子,在架子上糊上一层皱纸,再层层贴上纸剪成的马毛,给它装扮一番。

那些老人们非常热情,因为我们不会,所以就手把手地教,先把油纸折好,然后再用剪刀把它剪成均匀的细条状,剪了许多张后,我们终于剪完了,进行到下一步,用浆糊把它们糊在架子上,然后再一条一条的粘上去,就这样粘了许久许久终于粘好了,但我们的手艺还是不行,毛毛糙糙,最后的成品颇为稚拙。看来这真是一项极需耐心,极具艺术性的的活儿!

最后,我们班的同学穿上了戏服,驾着竹马走上了戏台,跑过来颠过去搬弄了许久,很是威风呢!我们也在一边凑热闹,拍了许多pose照,回去可以在同学面前好好炫酷一番呢!

今天的一次走读活动,让我见识到了家乡原汁原味的古老传统文化,那马剑相公殿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令人着迷,我为家乡拥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存而倍感 骄傲、自豪!


指导老师 戴小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