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走读乡村习作篇】桥边画境

吴旦珂 越民生
2024-09-04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桥边画境
                                                             吴旦珂(绍兴市护士学校185班)
第一次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公益走读活动,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激动。在车上,领队的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古镇马剑,那里遗存的历史文化古迹很多:秦始皇当年东巡就曾到过此地,所以便有了现在的秦皇古道;马剑还有许多历史遗留下的古桥,就是我们这次走读活动将要探访的对象。


志愿老师给我们分发了《马剑》乡土文化读本,带着好奇,我静心翻阅,不禁深深赞叹:原来现在还有历史底蕴这么浓厚的乡村,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观赏历史留下的一座座古桥之后,带给我的是数不尽的惊叹,当然也有沉重和惋惜。

首先我们去探寻的是三多桥。“这座桥一般人不会去,也找不到。”带队的陈老师这样说。她不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吊足了我们所有人的口味。我们的车在一户人家门前停下了,虽然心里满是疑惑但是我们只字未提,陈老师带着我们一伙人绕过了这户人家的房子到了背后,当我们正要踏进眼前的小路时,却惊奇的发现原来我们就在桥下。这是一座相当宏伟的双拱石桥,桥拱足有五米多高,站在桥下,非常轩敞。桥下因原来的溪流已改道,只有一个桥洞下还剩下一汪小水塘,但仍能见到活蹦乱跳的鱼儿。桥洞下让人心旷神怡,想象在夏天的傍晚,在这儿放一把椅子,摇着扇子,望着星空,吹着微凉的风,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能吹走一天烦恼……只是可惜眼前的光景不复从前,因为另一个桥洞那边只剩下杂草丛生,芜蔓遍地,这不禁让我们不甚感慨,心生凄凉。最后我们走进旁边的田地里,远望桥身,才看清他的全貌,以及桥身上刻着的名字——“三多桥”。我们为它的不被保护重视,湮没风尘而喟叹不已。


更为惊艳是“媲美桥”。这是一座东西向双孔半圆形石拱桥,桥全长23.20米。建于光绪三十三年。桥西有个路亭,与桥同建,因桥而名,叫媲美亭,内有四块建桥捐银碑记。普通老百姓平常更为喜爱亭子,赶路累了可以歇息,也是突遇风雨的避风港。桥边古道原是诸暨通往富阳、杭州之要道,也叫秦皇古道。媲美桥造型工整美观,宏伟古朴结实,桥与亭相依相伴,与四周苍翠的绵绵山峦和桥下清澈的潺潺溪水互相映衬,给人一种自然与建筑的美,取名媲美桥真是名副其实。看得出来,近期农村村貌的改造,已对桥亭进行了维护和修缮,这很是令人欣慰。

古桥都有它独有的风味,带着我领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总是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这次的公益活动让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美景中学习领略乡土文化,真是别有生趣的方式。真切希望像这样的景色可以一直源远流长保持下去,不丢失最璀璨的光芒。
 


【点评】
文章以探访古桥活动为线索,串联起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行文自然流畅,文笔质朴清新,感受完全发自内心,真切无造作之感。结尾总括全文,深化主旨。修改后是一篇比较成熟的习作。不足之处:原稿开头两段叙述太随意,内容游离活动主旨,赘笔较多,节奏太慢,迟迟不能进入主体内容;媲美桥一段对桥的介绍描述没有展开,信息太笼统,不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需像老师这样予以添补充实。所以,今后在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上还需格外留意。    (戴小娟老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