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读写公益讲堂】田野的秋天 (5)

陈可英 越民生
2024-09-04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田野的秋天   姜成点评人:陈可英

当带有麦香的微风佛(拂)过你的脸庞,当通红的太阳不再重复往日的暴怒,当你感受到一夜间弥漫天地的果香时,我可以告诉你(:)秋天来了。【排比开头,起笔不凡,每一句都体现秋的特点,力求简、明、美。】

清晨,漫步于田野,你会惊奇地发现;昔日高贵的麦子不知不觉低下了头,青翠的绿色变成了饱满的金黄色,风吹来,麦子轻轻摇晃,唱出欢乐的歌谣,站在天边的(高高的)土堆上,向远处看,一成一成(一层一层)金色的麦浪不断翻滚,像一群金色的小人在跳舞,欢庆这丰收的季节。【巧妙运用拟人与比拟手法,抓住“饱满”“金黄”,显得生动现象,使读者如临其境,被丰收的喜悦深深感染。】

更远处,几个农民正在工作,他们利用铁锄把沉睡着的花生宝宝从土里释放出来(改成“唤醒”之类的如何?),大地一片欢欣景象。【这里写的内容少,不足以凸显“一片欢欣景象”。在更远处,似乎很难看到农民是在采花生吧?】

在那天地交接处,有几座深灰色的小山,他们也为这丰收的季节换上了新衣服,(“也换上了新衣裳”,不是非得扣住“丰收的季节”不可,我改“衣服”为“衣裳”,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请读一读,就会有发觉)满山的红枫树飘洒着落叶,小山已经(再)是深灰色了,变成了亮丽的金红色,看着看着,(看哪,)连天边似乎也被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色。【作者的视线调远了,我在想红枫落叶的情形是猜想的吧?】

山旁有一处小溪,它灌溉了整个田野(。)听父亲说,这条小溪是田野的生命(。)春天,它清澈见底(;)夏天,它从不断流(;)秋天,它顺水带来许多小鱼,(那可)是鸡鸭的好饲料(;)冬天,它从不结冰。秋天,(删除)正是落叶之时,小溪送来一片又一片枫叶,像一张张贺卡,带来了属于大山的问候。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小溪是田野的母亲河。只要小溪流过的地方,便有广阔的天地,便有丰收的果园。【饮水思源,美丽丰厚的一切都得益于小溪,因此作者在这里有意盛赞小溪。不过,描摹小溪四季图的语句有嫌逊色。最后两句很有深意,只是对果园的描写没有展开,开头提到的“弥漫天地的果香”成了无根的萍。】

夕阳西下,金黄的余晖染黄了整个世界,让我们(我不禁)为这金黄的世界喝彩吧!喝彩这个丰收季节!(、为丰收的季节喝彩!)【秋景都呈现在作者面前,动情的是作者,最后呼告式结尾显得不妥当。】

【总评】

评选材:从“清晨”到“夕阳西下”,作者可以采撷的镜头很多,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就选取最入眼的“一瓢”:映着金黄的麦子、映着金红的枫叶、映着沉甸甸果子、映着农民丰收的笑颜。这“一瓢”沁人心脾!只是用力不均,尤其对果园是一笔带过,不无遗憾。

评构思:近处、“向远处”、“更远处”、“在那天地交接处”,“山旁”——作者犹如手持单反,一会儿近景、一会儿远景,一会儿长镜头,一会儿聚焦,有这样的意识,想把田野的秋天尽收眼底。可惜作者眼花缭乱,也难免手忙脚乱,假如采用移步换景法,边走边赏,我想就清晰明了了。

评语言:小作者深知修辞的妙用,于是比喻、拟人、比拟、排比恰到好处地为文章增色,为“田野的秋天”添彩。但语言的锤炼是真功夫,一读再读,推敲之后肯定会有新的领悟与改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愿与姜成共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