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勋:为“美”落泪的人

请关注我们 名家经典选读
2024-10-02

名家经典选读


图片来自网络

做一个为“美”落泪的人

作者   蒋勋




  大约在一九七三年,为了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我第一次去了意大利。从巴黎出发,一路搭便车,经过阿尔卑斯山,第一站就到了米兰。
  身上只有两件换洗的T恤,一条牛仔裤,投宿在青年民宿,有时候青年民宿也客满,就睡教堂或火车站。
  随身比较重要的东西是一个笔记本。
  在巴黎翻了很多书,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料的了解有一个基础。因此,我刻意不带书,搭便车,四处为家的流浪,也不适合带太多书。
  我因此有机会完全直接面对一件作品,没有史料,没有评论,没有考证。作品直接在你面前,“美”那么具体,那么真实。

  载我到米兰的意大利人住威尼斯,邀我一同去威尼斯,我坚持要到米兰。到米兰已经是夜里十点,他把我放在高速公路边,指着一大片灯火辉煌的城市说:“那就是米兰。”
  我背起背包,走下高速公路,一路吹着口哨。
  遇到一个南斯拉夫的工人,也在找青年流浪之家,就相约一起找路。他问我:“为什么来米兰?”
  我说:“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他看着我,好像我说的是神话。

  第二天早晨我就站在《最后的晚餐》的壁画前面。教堂很暗,看不太清楚,又有很多鹰架,有人攀爬在架子上,用一些仪器测试,有时候照明的灯亮起来,一块墙壁忽然色彩夺目起来,好像五百年前的魂魄忽然复活了。
  一个鹰架上的中年女人走下来,坐在鹰架最下一层,倒了咖啡,缓缓品尝。安静的教堂里没有人,她看到我,我正做笔记。
  她问:“这是中文?”
  我说:“是!”
  “很美丽的文字!”她说。
  她是挪威人,从大学退休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参与《最后的晚餐》的修复工作。
  “我只负责一小部分。”她指着鹰架上端的一块墙壁,是刚才照明灯照着,忽然灿烂起来的那一米见方的区域。
  “真美,不是吗?”她好像在独白,回头看着那笼罩在灰暗中其实看不清楚的一大片墙壁。
  我的笔记上写的常常是这些故事,严肃的艺术史家大概不屑一顾的。

  米兰的史佛萨古堡有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件《哀悼基督》,他在临终前几日还在雕刻的作品。两个人体紧紧依靠在一起,好像受了很多苦,忽然解脱了,依靠着一起飞去。
  古堡里没有人,我独自坐在《哀悼基督》前,想到米开朗基罗一些美丽的诗句,歌颂死亡,觉得死亡这么安静,像辽阔的大海。
  我好像听到声音,铁的凿刀敲打在岩石上的声音,石片碎裂的声音,一个男人喘息的声音。作品像在呼吸,你不站在它面前,不知道它是会呼吸的。
  史料与考证不会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呼吸。
  我一直记得那么真实的作品呼吸的声音。
  三十年后,那呼吸的声音还在,更清晰,也更具体。

  “美”不是知识,“美”是一种存在的真实。
  我到了佛罗伦萨,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每一日擦肩而过的窄小街道,仿佛听到他们孤独的脚步渐行渐远。
  我去了美术学院,看到许多游客拥挤在俊美非凡的《大卫》四周,我想避开人潮,就独自坐在一角,凝视米开朗基罗中年以后四件命名为《囚》的作品。那呼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粗重的、压抑的,努力存活在剧痛与狂喜中的呼吸的声音。
  看过多少次图片都没有的感觉,刹那之间,那呼吸的声音使你震动起来。
  我流泪了吗?
  一个老年人,忽然递过手帕,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跟我说:“我二十五岁的时候,也在这里哭过。”

  我的笔记里也许记了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像一个陌生老人回忆起二十五岁的泪痕。三十多年后动手写米开朗基罗,有许多笔记里的片段浮现出来。
  我害怕自己衰老了,老到不会为“美”落泪。
  一再重复去意大利,觉得好多角落都有自己年轻时遗落在那里的记忆,特别是关于米开朗基罗的记忆。
  只是我没有想到,三十年后我会把笔记里的点点滴滴一一书写下来。
  要谢谢怡蓁,不是她的鼓励,也许这本书不会这么快出现。也谢谢大哥蒋震、大姐蒋安,以及我的弟弟、妹妹一家人,他们使我在温哥华有安静的环境整理这本书。
往/期/回/顾

余秀华:婚姻是一个用了很多年的马桶

连载|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上部(第十三章①)

余秀华:爱情和残疾是一对天敌

刘亮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迟子建:嫁给什么样的男人

李娟:避孕记

韩少功:这是语言垃圾到处泛滥的时代

梁晓声:男人们的弱点

阎连科:加倍地想念饭局
完整版 |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兄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名家经典选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