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果:玩弄你的味蕾

闲云 情系自然
2024-09-05

第一次见到神秘果树是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珍奇植物馆,是小树苗的模样,被周围其它植物你争我抢挤搡着,如果不是听介绍,根本不会注意到。树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特点,但是我记住了神秘果这个名字。主要是说吃了神秘果果实,再吃多酸的食物都感觉是甜的,觉得特别神奇。今年三月份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奇花异卉园里,又一次和神秘果相遇,这里的神秘果长在室外,西双版纳的气候适合它的生长,不需要培植在温室里,所以整个植株也更茂盛些。但是这次依然没有看到花和果实,对我来说,想亲眼见到神秘果果实开始有些执念,但是一切也得随缘。


而这个愿望竟然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完成了。 6 月 26 日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逛园,虽然吐槽园内的温室强差人意,但是在这里,意外地和神秘果相遇,这次不但见到了果实,还附带见到了花。

铭牌中介绍,神秘果是周总理从西非带回来的国礼。神秘果原产地在西非、加纳、刚果一带。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西非访问时,加纳共和国把神秘果作为国礼送给周总理,之后,神秘果开始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栽培。作为一种珍贵植物,不管是在西非各国还是中国,都受到保护,禁止出口。

艾青,我国著名近现代诗人,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课本,其中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至今记忆犹新,还有他最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有一首诗就鲜为人知了,诗的题目就是《神秘果》,是诗人在一九七九年到兴隆游览时写的,摘录如下:


神秘果

这真是天下奇谈:

吃了神秘果

再吃黄连也不苦;

吃了神秘果,

再吃什么都是甜的。

莫非它比黄连更苦?

莫非它比蜂蜜更甜?

莫非它能消灭味觉?

莫非它使我们麻木不仁?

吃了苦的,

才知道有甜的;

吃了甜的,

才知道有苦的;

要是我们不知甜、酸、苦、辣,

活着还有什么滋味?

只有尝尽了悲欢离合,

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也不知道诗人是否吃过神秘果?是否也和我一样只是听闻神秘果的神奇功能。

植物志的介绍: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山榄科神秘果属典型热带常绿灌木。其树高可达2~5米,叶子是倒披针形或倒卵形;花开叶腋,花是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全年开花,花有淡香气味。果实成熟后呈鲜红色。花期2~5月,果期4~7月。因果肉内含一种变味蛋白,能影响味蕾,食果后短时间内无论食酸(如柠檬)食苦(如奎宁),均会产生提甜的感觉,在西非人们称为“奇异的浆果”,中国称为“神秘果”。


“全年开花,…花有淡香气味。果实成熟后呈鲜红色。花期2~5月,果期4~7月”这段对神秘果花期的描述让我不明所以。还有资料说,神秘果一年中会开两次花。一次是三月开花,五月结果,第二次在五月,七月果熟。神秘果花期究竟几月?我不纠结了。我看到的情况是树上既有花又有果,而现在已是 7 月份了。


神秘果为什么有这种奇异的变味手法?基于现在科学的发达,已经知道,神秘果含有一种称为“密拉柯灵”的糖蛋白物质,包含有核糖、半乳糖、葡萄糖等成分,虽然它并不太甜,但遇上酸味便可以立即改变人们舌上的味觉,使酸味变成甜味。


有日本科学家发现神秘果蛋白变味的化学机理与口腔内的pH值有关。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内pH值接近于中性。在中性的环境下,神秘果蛋白位于舌头甜味受体上方,紧抱住甜味受体,所以在食用神秘果的时候,不会感觉神秘果很甜。当接着吃酸味食物后口腔内pH值下降,激活了舌头上的甜味受体,引起甜味受体兴奋,人便感觉到了甜味。


神秘果的果肉很薄,味道淡淡的,没特别感觉,当吃了一片柠檬后,柠檬是有点不太酸了,但是也没有达到很甜的程度。可能是神秘果果肉太少的缘故吧,仅仅一层比皮厚一点的果肉量可能还不足以把一片柠檬的酸味调和。

神秘果的种子纺锤形,种皮一半光滑一半粗糙,粗糙的一半上面还有一条中缝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何作用?



⬆️图片来自某宝。还是商家会做广告


能把酸味转化为甜味的植物不仅仅是神秘果,马来西亚的仙茅科植物光叶仙茅也具有改变味蕾的功能。1990年,日本学者从光叶仙茅中提取了仙茅素,仙茅素本身略带甜味,也能将酸的东西变为甜的,但它的结构和大小与神秘果蛋白截然不同。


光叶仙茅果实为白色,坐果于地表。神秘果果实为红色浆果,坐果于枝头。两个种均发现于热带地区,形态差异很大,果实颜色也不同,但都进化出了相同的机理——能将酸的变为甜的。


植物的世界总是充满神秘,吸引着我去探索去发现去醉心这份快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情系自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