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阅读:《泥花散帖》

闲云 情系自然
2024-09-05

在汉语中“帖”是一个多音字。当读作帖(tiè)时,本义为写在帛上的书签。后引申指石刻、木刻的拓本或书画的临摹范本,如“碑帖”、“字帖”等。另一个读音是帖(tiě),主要指官府文书或公文,后来引申泛指各种邀请客人的信函、请柬,如“请帖”、“名帖”等。最后一个读音是帖(tiē),指粘贴的动作。引申指对约束、控制或权威命令的顺从,即帖服,如“伏伏帖帖”、“俯首帖耳”等。还引申指妥当、安定,如“妥帖”、“安帖”等。也可作为量词使用,指药剂,如一帖中药。不同的语境,“帖”对应着不同的读音和用法。

而这本书的书名显然应读作泥花散帖(tiè)。在古代,“帖”是文人之间交流情感、问候平安的重要书信形式,也是文人之间友谊、亲情、爱情等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欧阳修对“帖”的定义是“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


“帖”是文人生活的缩影,是简讯。通过“帖”,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不但食物不足,就连烧的柴火都是湿芦苇。没有夸张,没有比喻,只是把生活现状如实记录在纸上,真实有感染力。再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全文共4行,28字,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老人面对雪后放晴的天气,心情愉悦地挥毫泼墨,和友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多么率真。


还有更多有意思的帖,像蔡襄《脚气帖》写的是因自己脚气发肿,不能出行,但心早已飞到了秀山美景中。还有更早的五代时期书法家杨凝式的作品《韭花帖》,把自己收到韭花的喜悦心情诉诸纸墨,而《鸭头丸贴》写王献之服用鸭头丸后没什么效果,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将求教。还有《地黄汤贴》、《肚痛贴》等,这些帖子虽寥寥数字,但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细节都活灵活现,读起来非常生动有趣,“帖”真的是一块窥见古人生活趣味的敲门砖。

这本书的作者冯杰,中原人,他不但是作家、还是画家。我猜想作者是借鉴了古人帖的精意,用简短的文字一一描摹身边的草木、美食、乡土和亲情。书很薄,不到200页。但是文短情深,字字可爱,句句透着温情,读来既轻松有趣又发人深省。再加上自己和作者一样,同属中原人,所以文中写的草木,美食,方言,俚语都能毫无障碍地接收领悟,没有距离感,读起来也更加快意。


本书内容分为“惹草”、“啖瓜”、“采蔬”、“解馋”、“拈花”五部分,内容涵盖花草、美食、乡土、亲情等方面。共有50小篇,每篇文字长短不一,但都精练简洁。就像序言中所概括的那样:冯杰的文字简洁得罕见,他把世间的事都消化尽了,他懂得好文字似生活之海析出的盐。


在文中,确实常可见作者的精辟之言和独到见解。比如作者说车前草,都经典得蔓延到了《诗经》的封面上。因为《诗经》里的歌谣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说的就是车前草!再有就是芦苇,《诗经》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描写,文中说一枝芦苇能排成一行四字古诗,在“诗经年代”也算出尽了风头。芦花为道具,还进入风景,那是大自然的拂尘。再比如能制作宣纸的构树,作者说长在路边的构树像个一头乱发的乡下孩子。真看不出来,这小子长大还能造宣纸。说到构树雌树结的红色果实,馋嘴的鸟吃了会染满一嘴口红。


写到香蒲“平时静静立在水中,有点近似无数条修长的鹤腿,偶尔出来,就在端午节门前与艾枝并列挂着,斩一下看不见的小妖,便又急急回到水中。”作者还非常调皮风趣,把吃石榴不吐籽比作吃石榴不吐石榴骨头,把《诗经》里的“采葑采菲”,说成是最古典的一次拔萝卜,把自己定期来的哮喘病称为“二十五节气”。切开的番茄内部说是里面藏着一池“红色池塘”……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作者比喻新颖,见解独到,读来耳目一新。



文中有些方言俚语,读来更是亲切,比如文中写到一种叫“瓞”的瓜,在河南俗称“马宝蛋”,我觉得应该写成“马泡蛋”,是一种小型的瓜,在蔓上一结就一串,像北斗七星。它先绿后黄,酸得很。小时候在秋天玉米田里经常可以见到。作者说自己常常将它放在小手上搓揉,一掌芳香。属于掌中化雪的芳香。我小时候也这样玩。有个成语叫“绵绵瓜瓞”,比喻子孙昌盛的意思,我才明白原来借用的是这种瓜。


还有一个乡村俚语:“瓤”,通常说的是一个人做事软弱或体质欠佳之意,“这个人很瓤。”可能说他身体不好,或者这个人办事不给力。在故乡,会把辣椒叫“秦椒”,作者说辣椒是在明代才传入中国的,一颗辣椒与一位暴君无关。可是,为什么不叫“宋椒”“元椒”“明椒”而叫“秦椒”呢?我也很好奇。


“辣椒是穷人的馋。”作者姥姥的哲语,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在没有大鱼大肉的时代,乡下人就是靠这种方法解馋的。简单,有效。它是穷人的权利,且还不用去央求他人。


作者写草木,写美食,背后藏着的是对故乡的深情,对亲人的思念。黄河滩芦苇宽阔,厚实,苍凉。人和苇一齐活着,都不容易。世界上没有一种植物像芦苇那样,根茎纵深,横生有节,趾爪紧紧抓住大地,毫不松手。像北中原的农民。姥姥的“菜蟒”,母亲的多种面食,往昔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留有手温,留有爱。“草铺地”是一个散发暖意的代名词。对于一个贫朴人家来说,那是一个巨大的温暖的符号,它透出来我们这些小人物平常生活里的暖意。有了它,似乎一个漫长的冬夜就安定好过了。心里不冷。北中原的冬夜,梦正顺着麦秸悄悄蔓延上来,爬进那散发着麦秸气息的暖烘烘的冬夜。


文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草木精神和反思:一个人不见得就比一棵植物高明多少,树起码没有人的心机。人从树的身上至少可以学到两种美德:一、静默不语,不像政治家那样搬弄是非。二、在一个地方坚守,不上蹿下跳。


身为画家,冯杰的文字从不缺少画面感,例如他把采割来的菖蒲插到瓶子里,“暗夜的月光里,它们像擎起一丛一丛的红烛,点燃月光”。这本书里共有44幅国画,都是作者的绘画作品,文画合一,非常独特。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赏画,享受着他从岁月的冰河里打捞起的草木之心,用心体会作者用“文字布绿,是往人心里去移植草木,让它沁人心脾,春暖花开”的深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情系自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