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骆耀军:东亚系的试讲(麦吉尔大学学习速记之一)

2017-02-28 骆耀军 古代小说网


 麦吉尔大学的学术讲座,就和校园里的那些十九世纪的建筑一样,骨子里流淌的都是浓郁的欧洲贵族气质,典雅而厚重。东亚系一个小小的报告,都可以放到1839年修建的标志性建筑(Arts Building)中,小报告厅里古朴的红木、昏黄的灯光和巨幅的壁画,恍如教堂一般。

 神学院的讲座就更神气了,因为它的学院大楼里就有个小教堂,彩色的玻璃窗花中透露着微茫的光,教授报告的声音就如牧师吟唱般回响在这小小的一隅里。学校的色调和学术气质都偏向古朴严谨,图书馆斑驳寥落的墙壁就是最好的缩影,但这并不妨碍学校偶尔会耍顽皮地在学术演讲上搞出个大新闻来,比如前阵子邀请到斯诺登(Edward Snowden)进行视频讲座,据说就有六七百人排着队来听,且里面在听讲,外面则在游行抗议他。


Edward Snowden在McGill的视频讲座,2016年11月2日 。


 学校的每个院系都有各自的系列讲座,比如东亚系每年有台湾文化周讲演,有研究生自发组织的称为“Martlet”的小型读书会(就是麦吉尔大学校徽上的那三只神鸟“岩燕”的单词,而读书会也被戏称为“燕窝”),等等。海外的汉学研究机构,大都是文史哲不分家,细分到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就只是东亚研究里很小的一块了,因而纯粹是古代文学的专题报告并不很频繁,所以就先积攒着,暂且按下不表。

 恰逢东亚系近期在招聘新教职,系里从众多简历中邀请了四位学者来进行试讲(Job Talk)。虽然试讲主要是面向系里的所有教授,但这边导师方老师很鼓励我们学生一起过来旁听和提问,算是真切体验到了国外大学招聘新人时的血雨腥风。

 来应聘的四位学者大多是有着独立教学经验甚至是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职位的博士或博士后了,而负责考核的教授们简直都是磨刀霍霍,试讲者很快就翻过去了的一页PPT,都会被敏锐地抓到里面的译文存在用词不准确或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因为教授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方向,所以自己听问题时比较费力,虽然胡乱记录了些,但可能未能领会精义,只好略而不谈了。单就试讲学者的报告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窥见西方汉学研究的年轻学者现阶段所拥有的学术兴趣。

 显而易见,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和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是目前海外汉学领域十分热门的研究路径。阅读新近汉学研究的英文论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股热潮波及的层面是有多么的宽广。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的译介,大体是可以与西方的学术动态保持一致的,但滞后性依然存在。比如之前关注过乔迅(Jonathan Hay)的《感官的表面:明清时期的装饰物》(Sensuous Surfaces: The Decorative Object in Early Modern China.London: Reaktion Books,2010.),据说2011年国内就已经签约了翻译版权,但至今还没译出来。

 又如2016年“海外汉学研究丛书”的李惠仪(Wai-yee Li)的《<左传>的书写与解读》一书,英文版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在2007年就出版了。另一本柏文莉(Beverly Bossler)的《权利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 the State in Sung China,960-1279.),英文本则出版于1998年;而2013年作者同样在哈佛大学出版了同一系列的另一本书,题目是《妓、妾与女性贞节崇拜:十一至十五世纪中国的性别与社会变迁》(: Gender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1000-1400.),拓展到了元代,且是书或许更能契合近几年西方学者的研究趣向。

 在此次试讲中,陈琍敏()博士汇报的题目是《灯光、摄影和舞台表演:中国现代戏剧的技术革新》(Lighting, Cameras, Actio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in Modern Chinese Theatre)。陈博士是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关注领域主要为中国现当代戏剧以及文学与视觉媒介研究。在讲演中,她发掘了戏剧舞台幕后的现代设备,也就是隐藏在观众视线之外的表演工具,进而阐释现代舞台艺术的技术美学和政治功能。

 在讲述中,她把中国现代戏剧的舞台技术革新划分为三个阶段:1911至1949年的“照明”(technology of illumination)、1950至2008年的“复排”(technology of reproducibility)和2009年至今的“释放”(technology ofliberation)。具体而言,则是围绕话剧《雷雨》来展开的,从人艺版的话剧到王翀的2.0版,详细梳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中国戏剧舞台技术演变史。


Tarryn Li-Min Chun博士在做报告,PPT封面是王翀的《雷雨2.0》拍摄场景 。


 由于自身对六七十年代以后的戏剧史不太了解,陈博士专注的领域又更多地集中在现代戏剧,讨论王翀导演的《雷雨2.0》的篇幅很多,因此很多内容自己就没有听太懂。她对第一阶段“照明”技术的论述,觉得在文本和思路上给人很大的启发,比如论文中对比了曹禺《雷雨》不同版本的雷电描写,1934年的版本是“雷声轰轰,大雨下。舞台更暗,黑暗中听见”,而1936年的版本就增加了大段的文字,变成了“雷声轰轰,大雨下,舞台更暗。一阵风吹开窗户,外面黑黝黝的。……”进而扩展到当时报纸、戏剧杂志里的雷、电效果制作设备的文字材料,比如《现代舞台工具之一斑》、《雷电》等民国报刊旧文,给人很强的真实感。

 此外,还提到了程砚秋的“灯光是演剧的灵魂”及曹禺自己不满话剧表演没表现出作品的雷电的话语(文字较长,当时没记下,内容大意是雷电是剧中隐藏的一个重要角色),等等。这种融合了当时人的戏剧活动与评论、剧本与剧场表演的出入等内容而展开的深切思考,当时引发了自己的兴趣,只是试讲中没有深入展开这一领域,而是很快地转向了第三阶段的《雷雨2.0》的阐释。

 小说方面的试讲者是高莉(Gal Gvli)博士,来自哥伦比亚大学,题目是“Travels of a Merchant’s Wife: The Transnational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商人妇之旅:中国现代文学的跨国交流》)。高博士说这是自己即将出版的新书In Search of the National Soul: Writing Life i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37.(《民族精神的探索:1918-1937年中国文学的写作日常》)的部分章节,而该书主要探讨的问题有:现代文学是如何承载起民族解放的重任的,中、印两国在宗教、生活和文学上的思想交流,重绘欧、日、中之外的东亚文化圈地图。

 报告主要围绕许地山来展开,从贯穿他一生的基督教、佛教情节到传教士带动下的白话文运动,从五四思潮到中印文化交流,高博士以极其广阔的视野审视着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同时又聚焦到了性别写作的内容,通过分析《春桃》、《玉官》和《商人妇》等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探究宗教与现实交织、文化与信仰碰撞下的文学写作图景。

 高博士的报告内容主要围绕的是现代小说,对宗教、哲学等理论是信手拈来,放置在文学和文化的背景展开诠释,也是轻车熟驾,很有纯西方学者研究汉学的特色。跳出以往的欧洲—日本—中国的汉文化交流圈,把触角延伸到印度及东南亚等区域,这是一个具有巨大研究潜力的开拓性尝试。

 后两位应聘者报告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古代诗文内容。二人都是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博士生,而且都有大陆或港台交流的经历,只是侧重的方向有所不同。


Rebecca Handler-Spitz报告的电子海报。


 任教于麦考来斯特学院的韩若愚(Rebecca Handler-Spitz)博士,报告的题目是“Li Zhi's Perplexing Appearance: Authenticity and Paradox”(《李贽的多面外貌:真实与悖论》)。最近她主持选译的李贽的《藏书》、《焚书》出版了(A Book to Burn and a Book to Keep (Hidden): Selected Writings.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6.),因而这个报告的内容则是她在阅读李贽的文本时,发现现实中剃发蓄须的“异端”李贽,与文集里维持儒家正统并谴责僧侣的李贽并不完全相同。也许我们看到的很可能是一位“假”李贽,这种自我表现的“伪修饰”让同时代的人倍感困惑,也最终导向了他的死亡。

 韩博士介绍,她将在下一部书Symptoms of An Unruly Age: Li Zhi&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of Early Modernity里进一步围绕李贽的“异端”行径展开研究,以呈现并审视晚明时期的“早期现代性”特征。另外,试讲海报中选用的《上元灯彩图》(局部)也很有趣,国内关注此画的人应该也不太多,而为一位海外学者敏锐地用作封面,实属难得。翻译李贽的《藏书》、《焚书》,自己印象中好像也是开先河的一件事吧,虽然偶有讹误,但主要是面向西方读者,翻译策略或许是和大卫·霍克斯相似,毕竟都不容易。



HaunSaussy; Rivi Handler-Spitz; Pauline C Lee: A book to burn and a book to keep (hidden): selected writings.2016. 


 另一位是陶明(Thomas Kelly)博士,他研究的领域是明清文学与物质文化。之前是研究孔尚任《桃花扇》的,目前则重在晚明时期徽州商人的玩物赏鉴文化研究,因此他报告的题目就是“Writing and the Death of the Artisan in Late Imperial China”(《晚期帝制中国关于匠役的书写与死亡》)。从题目看是明清时期,具体内容则是从十三世纪宋代的墨匠开始讲起,一直延伸到明清时期制作印章、毛笔的匠役。

 首先是由《笔仙》发端,引出“士”与“工”的交流与互动关系,从分析苏轼的《赠潘谷》开始,讨论苏轼对徽州墨匠潘谷的文学想象,然后讲到明代的文彭、何震等印人的文献记载,列举了大量的印章图片和诗文叙述,甚至还旁涉到了周亮工、冯梦祯、《红佛记》传奇等材料,可谓将物质文化与文本细读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虽然内容并非与小说戏曲相关,但可以视为西方物质文化研究的一个缩影。听陶博士讲墨匠时,就联想到了高彦颐(Dorothy Ko)刚刚出版的《砚匠的社会生活:清代初期的工与士》(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17.)一书,这也是明清物质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后来才知道,高彦颐是陶博士的博士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因而也算是有师承渊源吧。


Dorothy Ko: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2017.


致谢:

文中对演讲内容的回顾,参阅了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系博士研究生卢志虹(Ina Lo)的听讲笔记,在此深表谢意!

【相关阅读】

张惠:谦谦原是玉精神——访余英时先生

徐永明:哈佛大学访学记

张晓兰:李惠仪·《史记》·《红楼梦》(在哈佛听课之一)

张晓兰:王德威·田晓菲·包弼德(在哈佛听课之二)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