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选民、王敏:易为古今,译为中外——谈潘文国先生的翻译研究

外语教学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摘要: 本文以潘文国先生在翻译方面的相关论著为基础,结合其翻译实践,对其翻译研究进行了概括和述评,将他的翻译研究总结为三个特点: 借历史作鉴,通古今之变,开中外之路; 以哲学为基,跨学科之藩篱,闪实践之光辉; 从汉语出发,以文化为本,立中国译论之言。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他的翻译研究的特色,对我国的译论建设具有宏观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跨学科; 翻译研究; 中国译论; 中国文化

 

1.引言 

 

潘文国先生虽然以语言学研究为学界所知但他的翻译研究从一开始就与语言学研究齐头并进一直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之中而并非如有些评论者所说后来居上(冯智强 2004: 63)。早在 1986 古文今译例谈系列的译文就与他的音韵学研究等一同见诸于中文自学指导》。据潘先生自己说他协助叶步青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一个中英双语杂志 Macrolinguistics(《宏观语言学),并自告奋勇开辟了一个唐诗欣赏专栏由此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潘先生以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而蜚声学界; 在汉英对比研究方面他独创了一条以哲学为基借历史作鉴从汉语出发的研究思路而这在他的翻译研究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可以说他的语言学研究和翻译研究相辅相成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潘文国教授的翻译研究做出概括和述评将其总结为三个特点: 借历史作鉴通古今之变开中外之路; 以哲学为基跨学科之藩篱闪实践之光辉; 从汉语出发以文化为本立中国译论之言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潘先生的翻译研究的特色(这也是本文的论述有重叠之处的原因)。希望本文对当今的翻译研究者有一定的启发

 

2.借历史作鉴,通古今之变,开中外之路

 

潘先生凡展开研究必先追根溯源借历史作鉴的思路一直贯穿于他的学术研究方法之中翻译研究也不例外并力图做到通古今之变开中外之路他善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英译中诗鉴赏论略他追溯了英译中诗鉴赏这一学科的历史发展对该学科的先驱闻一多先生以及为这一学科做出贡献的吕叔湘先生许渊冲先生张今先生等的论著做了研究后呼吁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努力使中诗英译鉴赏这门学科进一步理论化体系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单数乎? 复数乎? ——唐诗英译二十四品之一他谈及中国古代的诗歌鉴赏向有诗品的传统其中尤以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最著名由于时代关系当时既没有译诗也不会有关于译诗规律的探索我们把我们拟写的一系列文章叫做唐诗英译二十四品希望能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以弥补前人之不足(潘文国 2006: 85)。

 

他的历史研究方法还体现在将研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反对割断历史进行主观评判在探讨严复及其翻译理论时潘先生将严复的翻译观置于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之下力图肃清人们对信达雅的误解从源头上阐释了这条 20 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原则的真正含义让人们得见严复的翻译理论的真面容在这种历史研究方法的指引下他将严复的翻译理论定位为社会政治学派的翻译理论的代表并从历史的视角总结道严复的翻译理论反映了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从古代向现代的演变即从古代的综合型向近代的分析型发展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学科性”。

 

借历史作鉴可以说是潘先生的学术习惯正如他自己所说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几次从头开始: 搞语言研究从零开始他的办法是穷尽性阅读应杨自俭先生之邀要为 2001 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译学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写一篇介绍国外翻译研究的文章时当时远在澳大利亚担任维多利亚州教育部汉语顾问的他又一次从头开始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在墨尔本各大学图书馆找到所能找到的翻译理论著作按照自己以前研究音韵学和构词法的经验以时代为序进行逐一细读最终写成了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一文并得以分三期在中国翻译上连载在翻译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从历史的维度全面介绍了三十年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情况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六个当代翻译学流派的来龙去脉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剖析潘先生把有没有自觉的学科意识作为一条分水岭将西方翻译研究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非绝对的): 第一阶段从古代的西塞罗( Cicero) 1959 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 第二阶段1959 年雅克布逊(Roman Jacobson)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 1972 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 第三阶段1972 (正式发表是 1975 )霍姆斯(James Holmes)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开始至今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种划分得到了许多译界学者的认同

 

3.以哲学为基,跨学科之藩篱,闪实践之光辉

 

具有跨学科意识是潘先生做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以哲学为基础将翻译研究与对比语言学中国传统文章学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他强调翻译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翻译的基础是它的实践性而翻译实践也是他的翻译研究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翻译与对比语言学一文中他探讨了翻译与对比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受叶斯柏森(Jespersen 1946)对索绪尔的批评的启示他指出对比研究与翻译研究各有其理论与实践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对比研究的理论可以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产生影响也可以对翻译的实践产生影响; 同样翻译的理论研究可以对对比的理论研究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对比的应用研究产生影响这两门学科具有共同的基础共同的性质共同的追求目标但是在方法论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而且翻译与对比研究的最新发展对各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呼吁学界要关心翻译学和对比语言学这两门学科的协同发展善于利用对方学科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更好地促进自身学科的发展

 

中籍外译此其时也——关于中译外问题的宏观思考一文中基于对比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潘先生提出中西互译西西互译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翻译需要依托不同的理论他认为从对比语言学的立场上看沃尔夫提出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区别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是同语系内部语言之间的比较而对比语言学是相聚遥远的语言之间的比较; 二是要注意防止一元语言观’、特别是均质印欧语对人类思维进化可能造成的伤害把从西方语言分析得来的结果当成最终的绝对的真理(潘文国 2007a: 33)同样适用于翻译。“西西互译中西互译的不同正如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的不同均质印欧语彼此翻译的过程中产生的翻译理论并不适用于中西互译他指出从语言哲学的立场上看洪堡特和沃尔夫都认为每一种语言背后存在着一种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相距遥远的语言之间尤其如此(潘文国 2007a: 33)。同理翻译研究也是如此只有把西西互译中西互译看作两种性质不同的翻译需要不同的理论才能以更主动的态度致力于中国译论的创新他基于汉外对比特别是汉英对比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外语言的差异特别是汉语与西方主要语言的差异即使在中西互译中外译中中译外也是不同的翻译实践也需要不同的翻译理论

 

潘先生还从中国传统文章学的角度呼吁建立中国特色的译学理论在论及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文质之争和严复的信达雅他强调文质指的是译文自身的风格信达雅首先不是翻译学问题而是文章学的问题这两组概念一个产生在中国传统译学之始一个诞生于中国传统译学之末(同时也是现代译学之始),连接这两个端点我们就对中国的译学传统有个初步的认识即中国译学本质上是个文章学的传统他评论道文章学是中国的特色中国古代有世界最发达的文章学严复在古今交会之际在翻译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登上文化舞台之时取用它作为建立翻译学的基础是合乎时宜的也是继往开来的一大发明他从严复的信达雅出发总结道文章学翻译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可说已经包含了西方译学中的忠实论读者中心论翻译伦理论文学翻译中的美学论等但内容还要丰富(潘文国 2012: 6)。他相信从文章学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译学传统并跟外国译论作比较就有可能构建中国特色的译学理论这一点在他 2011 年发表的文章学翻译学刍议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事实上他在 2007 年就曾在英汉语篇对比与中国的文章之学一文中首次对中国传统的文章学作了梳理和介绍提出了从中国传统概念出发的对比研究思路

 

前面提到潘先生翻译研究的基础是哲学的方法在此我们要对他的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一文加以特别评述原因是该文在他的整个翻译研究体系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在该文中他从哲学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并结合语言学与中国传统文论和译论的相关问题对译学研究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在本体论方面他探究了翻译学到底是干什么的? 翻译学是还是? 他得出的结论是翻译学应该是一门既是”、又是的综合学科; 翻译的基础是它的实践性因而不光是的研究要强调实践的研究同样要强调实践的基础在认识论方面他探讨了翻译学应该研究什么? 翻译学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 怎样避免伪问题? 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它所要研究的问题来源只能有两个或来自理论或来自实践实践是自身的实践理论是自身对命题的哲学思辨要正确对待移植过来的问题在方法论方面他讨论了翻译学应该怎么研究? 有没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 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理论要想不建立也难

 

潘先生一贯强调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当他意识到翻译的文化转向在实现了由的模式转变之后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即翻译研究离开了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变成了人人可以高谈阔论的东西时他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实践的必要性事实上潘先生的翻译实践与他的翻译研究密不可分他的译作颇多其中主要的要数二千年前的哲言》、《赫兹列散文精选以及朱熹的自然哲学》。从选材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哲学的关注。《二千年前的哲言汇编了先秦二十种典籍的五百六十多条语录该译著对弘扬中国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译著赫兹列散文精选体现了潘先生深厚的文言功底再现了原作者多样的散文风格朱熹的自然哲学译者序他坦言译书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并提到翻译该书的一个难处是大量的回译即把英文著作中引用的中文文献再译回中文为了译得准确他有一度几乎成天泡在古书堆里苦苦寻觅一些引文的原文; 在国外期间还不得不专程一次次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去寻觅中国古书(潘文国 2003: 2)。我们看到的是他作为一名译者的丰厚学养和严谨态度

 

4.从汉语出发,以文化为本,立中国译论之言 

 

潘先生在谈论翻译研究时常常从汉语出发将着眼点落在中国译论的建设与汉语语言和文化传播的主题之上充分体现出他作为一位中国学者对汉语文字传播和中国文化外译的人文关怀他有关字本位的讨论和对汉语文化的关切也折射于他的翻译研究之中; 他曾谈到在中学时就立志要用英文把中国古典文学介绍到世界去(潘文国 2013b: 1)。英译中诗鉴赏论略一文中他站在更好地向全世界宣传汉语汉文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外族语本族文学作品鉴赏这门新分支学科的重要性他指出建立在这一层次上的英译中诗鉴赏的意义在于: 首先为英语民族读者着想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不认为只有外国人才能承担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中国人我们希望译作能真正代表中国的优秀文化因此他建议比较理想的是两国学者的合作这样合起来才能成璧”。它还为外国读者多提供了一面镜子提供了一种原作本国人对译文的选择和评判这无疑会促进他们的外国文学研究促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理解英译中诗鉴赏还有对本族读者的意义通过这条新的鉴赏途径对本族文学作品以及对本族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可得以加深

 

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他对以英国汉学家格雷厄姆(A.C.Graham)为代表的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汉籍英译只能由英语译者译入不能由汉语学者译出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他指出国际学术界对译出的关注是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也是翻译理论发展的结果在翻译研究实现了文化转向的背景下要不要翻译译什么以及怎么译构成了文化对翻译的干预今天的汉籍英译如果完全按照译入的处理中国文化的弘扬就完全没有自主权要完整地介绍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就只有通过译出进行干预潘先生认为从战略上译出可以从主体的角度完整地呈现本国或本民族的形象或把他人不易察觉的本族的文化精华提供给国际社会; 从战术上他以汉籍英译为例提到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时候选什么作家不选什么作家选什么作品不选什么作品会造成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或作家不同的整体形象要想完整地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中国学者和翻译家有必要进行文化干预他从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策略出发认为Sino-English不但可以容忍而且应当鼓励他强调这不是鼓励我们采取硬译死译的办法而是主张在努力把汉语译成地道英语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损害他呼吁中国译者应在加强中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从事汉籍的外译工作为在新世纪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2007 年发表的中籍外译此其时也——关于中译外问题的宏观思考一文中他再次对中籍外译进行了更为宏观的思考他认为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学者从事中译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需要认识建设两个理论的重要性即研究中西互译的特殊性及中译外和外译中的不可替代性; 另外他从宏观的角度统筹规划中译外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四个子工程: 翻译精品工程译品研究工程工具书编纂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

 

如果将潘先生发表的关于中国特色翻译学的相关著作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话我们会发现他的翻译研究环环相扣高屋建瓴地探讨了中国译论建设的重要方面他在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中指出西方译学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启示意义呼吁加强与国际译坛的对话借鉴引进国外最新的翻译理论结合中国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加强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理直气壮地建立起中国气派的译学理论和译学学科体系(潘文国2002c: 20)。

 

此后他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接连发文从源头探讨中西译论而落脚点都在建设中国自身的译学理论之上严复及其翻译理论他开宗明义地讲道: 本文试图证明如下三点: 1) 不能说中国没有翻译理论; 2) 不能把严复的翻译理论只归结为信达雅; 3) 迄今为止对信达雅的解释恐怕多未到位(潘文国 2004b: 610)。他将严复的翻译观称为中国第一个成熟的翻译理论把它命名为社会政治学派指出这一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并将严复的翻译理论归纳为五个方: 1) 把翻译看作翻译家作为社会的一员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态度; 2) 把翻译看成是救中国于危亡的重要手段; 3) 根据社会与政治的需要来选择翻译的书籍; 4) 为达到较好的社会效果将翻译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经常采用注释法; 5) 发明了达旨的翻译方法他将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的翻译三原则加以区别认为后者是原文中心论并从源头解释了信达雅的本质得出结论: 这三条标准指的是道德标准内容标准和语言标准; 它大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读者中心的翻译理论; 它们并非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而是内部紧密联系一气呵成的一套原则

 

潘先生在 2008 年发表的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又从严复的翻译理论出发指出严复的信达雅首先是文章正轨其次才是译事楷模并顺着这个思路从新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译论他指出中国传统译论与文章学有着不解之缘; 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翻译学本身就是文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中西传统译论的根本差异在于中国传统译论总的倾向是 target-text-oriented(译文取向),而西方传统译论的总的倾向是source-text-oriented(原文取向)。潘先生认为在译论传统方面中西正好也是互反而互补的: 西方重源中国重流; 西方重原文中国重译文; 西方重作者中国重译者; 西方重过程中国重结果他还认为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译论中有很多新的理论居然发现了中国传统译论的影子: 如西方相继出现的社会学派文化学派读者中心论特别是目的学派有许多主张与严复的主张和做法有着相同之处

 

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潘先生对翻译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作了通盘论证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这一宏观问题进行了论述考察了建立中国特色翻译学的条件指出从西方理论出发的中国语言学和翻译学已经走了百年其效果难如人意在这个过程中中文和中外翻译的特色遭到了相当大的漠视强调中国特色中文特色不但有需要也是有必要的他呼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理论2012 他刊发了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对有没有中国特色翻译学作了进一步的审视他提出这个问题不应在理论上兜圈子而应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翻译学首先是个实践问题翻译实践首先是语言实践中外互译实践与印欧语之间互译实践的不同决定了建立中国特色翻译学是必然的选择这个特色首先是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 第二个特色是中国文化特色他对中国特色翻译学下了一个定义: 要在解释一般翻译现象以外能够解释汉语特色中国文化特色中译外和外译中各自的特殊要求特殊标准特殊方法的理论是要能指导中外互译实践既为历史所证明又能得到当代翻译实践家认可的理论(潘文国 2012: 3)。他进一步谈到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话语权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过程就是争夺中国翻译话语权的过程关于如何重建中国译论的话语他说中国译论失语的原因是过去百年来的过度西化建设中国特色翻译学的途径之一是跳出西方框架回归中国语境寻找中国话语2013 潘先生又发专文构建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是否必要? 有无可能?》。他认为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向世界回答中国有没有翻译学的问题解决一个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 二是要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决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 三是要对历史发展有一个展望回答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前途问题中国翻译历经几千年传统译论中有很丰富的资源这为建立现代中国译学提供了可能性他主张反对格义式的以西律中挖掘本土资源立足自身的实践走古今中外结合之路重建中国话语与世界学术平等对话

 

5.结语

 

潘文国先生的翻译研究与他的语言学研究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他的翻译研究借古论今以外论中洋溢着一种珍贵的人文情怀透露出一种深厚的爱国热情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够领略到一位学者非同寻常的才智和丰厚不俗的学养在对潘先生的翻译论著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他的翻译研究发人深省对我国的译论建设具有宏观性的指导意义

 

潘文国先生的文章中还有一些能够引发争鸣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他呼吁中国译者应在加强中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从事汉籍的外译工作为在新世纪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我们应该从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把中国译者从事汉籍外译工作更多地理解为一个特定时期(如在当下大力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中)的翻译策略笔者对此也曾有过专门论述(参见罗选民杨文地 2012: 65)。他谈到中国传统翻译学本身甚至可以说就是文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结论激发了我们对中国译学的传统资源的重新思考但同时更加详实且有说服力的史料和理论的支撑也必不可少他指出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译论中有许多新理论发现了中国传统译论的影子有许多与严复的主张有相同之处这一论断折射着潘先生对中国自身传统的热爱但同时读者在跟潘先生一同感到欣喜之余可能会产生疑问我们如何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呢? 重新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潘氏翻译研究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JespersenO. MankindNation and Individual[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46.

2.冯智强中西合璧 后来居上——潘文国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63-66.

3.赫兹列.赫兹列散文精选[M].潘文国.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4.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 63-66.

5.潘文国.英译中诗鉴赏论略[J].文艺理论研究1993(3): 67-74.

6.潘文国.二千年前的哲言[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a(1): 31-34.

8.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b(2): 34-37.

9.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c(3): 18-22.

10.潘文国.译者序[A].金永植.朱熹的自然哲学[M].潘文国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

11.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a(2): 40-43.

12.潘文国.严复及其翻译理论[A].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b: 610-624.

13.潘文国.单数乎? 复数乎? ——唐诗英译二十四品之一[A].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4-99.

14.潘文国.中籍外译此其时也——关于中译外问题的宏观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a(6): 30-36.

15.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b(1): 114-117.

16.潘文国.英汉语篇对比与中国的文章之学[J].外语教学2007c(5): 1-5.

17.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A].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中国译学: 传承与创新[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3-23.

18.潘文国.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J]中国外语2009(5): 98-105.

19.潘文国.文章学翻译学刍议[A].汪榕培郭尚新.典籍英译研究(第五辑)[C].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10.

20.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 : 1-7.

21.潘文国.构建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是否必要? 有无可能?[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a(4): 20-24.

22.潘文国.我的古今中外之路[J]当代外语研究2013b(2): 1-5.

 

作者简介

 

罗选民,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比较文学。



 

王敏,清华大学博士,研究方向: 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澳大利亚研究。


本文原载《外语教学》2015年第3期,第80-84页。本次推送已获作者授权,谨此致谢。如若引用,请以原载期刊为准;转载请注明“大民说英语”以及文章来源。


【往期相关文献导航】


刘军平、罗菁:叶君健翻译思想及其特征探微——纪念著名翻译家叶君健先生诞辰100周年

刘军平:后严复话语时代: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拓新

刘孔喜、许明武:亨克及王阳明心学著作在英语世界的首译

卢东民、向平:“信达雅”:是袭外还是师古?

孟祥春: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

许钧:坚守与求索:张柏然教授的译学思考与人才培养

罗选民:从“硬译”到“易解”:鲁迅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性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