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建忠:翻译地理学:翻译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结晶

许建忠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摘要:随着大量西方翻译理论的涌入,国人逐渐认识到创建自己翻译理论、在国际译界提高自己的话语权的重要性。近年来这一方面已有所改变,跨学科研究在国内取得重大发展,如翻译地理论。本文拟对翻译地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内容、基本观点、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予以解读,以展现中国译者在开创翻译研究新领域方面对世界译界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翻译地理论;协调发展观;人地关系论;文化理论;可持续发展论

                         

1 引论

 

人类赖以生活的地理环境主要由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四大因素组成。它们互相影响、制约,形成以海洋地理环境为中心的渔业、草原地理环境为中心的牧业及大河地理环境为中心的农业三大文明。作为文明的重要成分,语言文化处处显示着地理环境的烙印。(马小梅,2005:35)正如英语俗语所说:“词本无义,义随人生。”但追根溯源,“人们的语言和文化总是围绕特定的地理环境发展,而地理环境就如同土壤、水,创造、滋养并丰富着语言、文化,甚至人们的个性。”(马小梅,2005:36)“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http://wenku.baidu.c, 2012-09-24)由此,我们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翻译,可谓真正抓住了其源头所在,因为翻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地域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活动。在学科交叉研究成为学术发展潮流的今天,引进新方法,添加新目的,采取新视角,观察新现象,揭示新规律,予以新解释,正是这种学术新思潮催生了翻译地理论的出现。

 

2 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的差异很大,居住其中的人们及其生活肯定深受其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在交流中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而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要交流,就要消除其交流中的语言文化障碍。要达到较好的交流目的,就必须认真仔细分析和研究造成两种语言间的异同的地理原因,以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地理文化差异。

 

2.1 翻译地理论的定义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都有比较漫长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十年来,翻译学才加速了学科的分化和发展(王祖友,2016:40),而且其跨学科研究更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陈磊,2012:65)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而“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http://wenku.baidu.c,2012-09-24)“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翻译地理论是翻译学和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结果,是依据地理学原理,特别是协调发展论、人地关系论、文化理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翻译发展的规律,解释翻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转引自刘淼,2015:20)许建忠认为,概括地说,翻译地理论是研究翻译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具体地说,是将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地理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从而从地理学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力求对翻译中的多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转引自郭振兴,2012:170)“它不但从理论上揭示翻译地理的客观规律,而且注意密切结合我国的实际,立足于阐明翻译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许建忠, 2010:4-5)作为研究翻译学的一个地理学视角,翻译地理论主要借鉴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把翻译放置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中,研究这两种地理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的各种地理因子与翻译的相互关系”(郭振兴,2012:170),通过较系统的研究,初步构建翻译地理论的研究体系。

 

目前,对翻译地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那么,到底应以翻译为主体,研究翻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是以地理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地理环境与翻译的关系及对翻译的影响体系呢?通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在确定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时,应把上述两种体系统一起来,“从翻译同其周围的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以翻译系统为主轴,剖析翻译的地理功能,以翻译的地理系统为横断面,然后扩展开去,建立起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结构,从而集中地阐述其原理,揭示出翻译地理论的基本规律。”(崔莹,2011:161)

 

2.2 翻译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翻译地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翻译地理论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②翻译自然地理论,主要论及自然地理环境对语言及语言传播的影响地理环境与种族、民族特征的形成、从自然地理环境解析中西思维模式的形成等论题;③翻译人文地理总论,论及人文地理学的三大理论,重点放在其最重要的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上:翻译理论中的人地关系系统和翻译实践中的人地关系协调;④翻译人文地理分论,如翻地城市理译论、翻译旅游地理论、翻译政治地理论、翻译文化地理论、翻译经济地理论、翻译民族地理论、翻译宗教地理论、翻译行为地理论等;⑤翻译与全球化地理发展,主要论及全球化对翻译以及翻译研究的启示,提醒人们要注意做好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平衡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同世界接轨,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创造繁荣和谐的世界翻译新局面。


许建忠 著


2.3 翻译地理论的基本观点

 

翻译地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协调发展观、人地关系论、文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论。

 

(一)协调发展观

 

应把多维、多参数的系统观 翻译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观,视为翻译地理论的最基本观点。“翻译是社会地理生态的产物,地理环境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翻译都会同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是译者同其翻译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翻译不但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能动作用,而且受其影响,这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翻译与其地理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地理环境才能给翻译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翻译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否则,翻译的生存将受到威胁。翻译的地理环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应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一体化和本土化、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因为宏观环境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地域微观环境的消失,相反,正是这五彩斑斓的地域微观环境构成了大一统的全球宏观环境,翻译研究只有扎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保持特色,使其地域微观环境得以保留和发展,从而为建设外部大一统而内部又复杂多样的宏观环境做出贡献。”(许建忠,2014:73)

 

(二)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即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是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和学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理论、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许建忠,2014:74)

 

翻译地理论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名曰“天人合一”(即天、地、人合而为一),因此“和谐说”是该研究必须倡导的翻译原则之一。许建忠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其活动必受其制约,但人虽受其限制,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即在认识了由天地构成的客观规律后,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转引自王祖友,2014:21)

 

“既然人地是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系统,那么反映人地关系的翻译理论也难免例外。世界上的翻译理论都是在其特定的人地关系中产生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翻译理论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德国可以说就是功能学派的中心地带,以色列、低地国家可以说是多元系统论学派的中心地带,中国历史上的翻译研究都带有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的‘和合’特色。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流派和女权主义翻译流派无疑也有着各自相对活跃的中心地带。因此,一个区域的译论流派有着大体的共同特征,如俄国的文艺学派、美国的语言学派(包括结构学派和交际理论学派等)、美国的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的释意理论等。”(许建忠,2014:74)

 

我们知道,“某一地方的特定的人地关系会造就一个特定的生态圈,因此,当一个特定生态圈里的语言文化传播到另一个特定的特定生态圈里的语言文化时,就要做好其间的协调工作。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语言文化间的协调都是力求获得一个“包容”及“妥协”的结果,即是在原语和译语之间架起译作和睦相处的桥梁,即既保留原作的丰姿,又获得读者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介的译者功不可没。”(许建忠,2014:74)

 

另外,“一个地区的翻译服务与经济活动的强度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的崛起,作为制造品出口大国,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会更加紧密。而作为能源进口大国,中国对中东、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的能源和矿产更加依赖,因此,中国大学需要更多的语言翻译专业。也就是说,英语之外的语言的翻译吸引力和潜力,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经济实力。”(许建忠,2014:75)

 

(三)文化理论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会造就出特定的独特文化。因此文化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民族间必须敞开胸怀,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为建造一个外部大一统而内部绚丽多彩的世界文化体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实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同享共赢的大好局面。”(许建忠,2014:75)

   

翻译既指其活动本身,也可指其活动结果。但不管其作为其中的哪一个,都与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的产生、生存、发展,都取决于译语文化中的所涉及到的诸多因素。由此可见,翻译的作用一方面丰富了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有反映出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从宏观上把握翻译与文化地理的关系,为从文化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

 

上个世纪创造了翻译多元化的神话,尤其是世纪末期,它见证了传统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逐渐式微,同时也见证了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大行其道。其实,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冲破了传统研究的篱笆,把翻译研究从纯粹的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即研究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为翻译研究创建了崭新的研究模式。当然,这一转向并非凭空而来,自然具有其深厚的发展渊源与学术背景。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把翻译看作是较为宏观的文化转换,关注翻译文化研究的宏观课题(如文化语境、历史、规约等),打破了以信息和语义为目标的传统翻译模式,除强调文本的本身价值外,还特别强调翻译的文化性质和功能,并对译者的地位重新加以认定。它开拓了翻译研究视野,也为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角度。正如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学者Simon(1996:7)指出:“‘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进展,因为它意味着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使我们了解到翻译与其他交流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视翻译为写作实践,贯穿于文化表现的种种张力之中。”(转引自曾文雄,2006:46)

 

(四)可持续发展论

 

“全球化给翻译和翻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球化已成译界学人关注的焦点。全球化不仅刺激了全球地理的发展,而且也随之给翻译及其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翻译要站稳脚跟,要谋求发展,就必须顺应潮流,并在新的地理格局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面对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一体化和多元化、集中化和分散化、同一性和差异性、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一对对矛盾,翻译研究究竟应向何方去,这是译界学人必须面对、而且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全球本土化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结合,意在强调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在全球本土化的框架下,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相互渗透,力图达到在融合世界文化的同时,抵御文化冲击,保持自身文化特性。”(许建忠,2014:73)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交流与融合是发展的大潮。只有顺应潮流,才能创造和谐的翻译新局面,保证翻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地球村,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新思潮带来的挑战,这些新思潮必然会挑战我们固有的思想和观念,考验我们的思想观念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但同时,这些挑战也必然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应对策略,更新我们的观念,甚至创造出更新的理念。那么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继承传统与借鉴国外理论,②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③创造和谐的翻译研究新局面,使中西方的翻译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许建忠,2014:73-74)


许建忠、鹿彬 著

 

3 研究进展

 

翻译与地理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自古以来,所有的翻译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地理因素的影子,即便是没有直接点明。到了近现代,学者们对这一话题才有了较多的探讨,在当代更是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可以说,人们对翻译与地理关系的探究,一直就没有停顿过。

 

3.1 研究现状

 

简单地就目前的研究现状加以概括,就可发现其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地理环境探讨人类文明(如民族语言文化、翻译性格内涵、中西思维模式等)的起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地理环境不同,如高原与平原、内陆与海滨等,纬度上也有一定差异。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都是地理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寒带、平原地带较宜于人类生活和生存。中国文明以中原为中心向四面辐射,这主要是因为如下两个原因:1)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温带,这里平原广阔,河流纵横交错。这种比较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天赐之恩惠,易于吸纳周边异族,肯定能发展久远;2)这种特殊的陆地文化造就了华人的中庸个性,此种性格使得其容易与其他民族相融合。

 

由于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西形成了“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会对翻译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形成了翻译中应具有的思维模式。②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即通过对比汉英语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类列出地理环境四大因素,即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对语言的影响,指出语言文化处处显现着地理环境的烙印。或从比较文化学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比较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侧重剖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地理原因,评介“东化”与“西化”之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③翻译中的地理文化陷阱。如从古典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递入手,借助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着重分析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处理地名和有关地理知识的困难,试图解释以下原因:让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获得同样的感受只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如中西饮食文化的分析与翻译。再如地域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④地域翻译。费小平(2005)研究的翻译与政治地理、金惠康(2006)的翻译与旅游地理、Marc Shell(1980)和郑锦怀(2007)的翻译与经济地理、张春柏等(2005)的翻译与宗教地理,以及Albert Branchadell & Lovell Margaret West(2003)论及的地域翻译中的不平等性。⑤异域翻译思想比较。如刘宓庆(2005)就曾对中西翻译思想做过比较研究。⑥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如全球化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区域化、翻译经济、翻译教学、翻译产业、翻译现代化等方面的影响(余桂兰,2007; 何亚琴,2006;杨朝燕,邓小红,2002; Michael Cronin,2003; Christina Schaffner, 2000;Susan P. Mains,2004)。

 

由此可见,人们从地理视角对翻译的研究多种多样,可以说覆盖了其许多方面,然而对其进行的较系统研究还比较欠缺。

 

3.2 最新进展

 

2010年《翻译地理学》出版,这标志着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取得,同时也标志着此研究的进一步系统化,因为它将翻译地理论扩展成翻译地理学,即从研究翻译的地理学视角转变成构建翻译地理学这门学科。许建忠认为,翻译地理学研究翻译与地理的关系,是翻译学与地理学融合构成的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具体地说,它是将翻译及其地理因素相联系,将翻译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相关研究,并以其相互关系和机理为研究对象,力求打破传统的“决定论”研究模式,从系统论角度审视和研究翻译地理,对翻译地理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转引自袁镜瑶,2013:3)“它不仅从理论上解释翻译地理的客观规律,而且注意密切结合实际,立足于阐明翻译地理实践中的种种问题。”(王祖友,2016:42)它勾勒出的翻译地理学学科基本框架如下:①翻译自然地理学,主要论及自然地理环境对语言及语言传播的影响、地理环境与种族、民族特征的形成、从自然地理环境解析中西思维模式的形成等论题;②翻译人文地理学,论及人文地理学的三大理论,重点放在其最重要的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上:翻译理论中的人地关系传统和翻译实践中的人地关系协调;③翻译与人文地理学分论,如翻译与城市地理、翻译与旅游地理、翻译与政治地理、翻译与文化地理、翻译与经济地理、翻译与民族地理、翻译与宗教地理、翻译与行为地理等;④翻译与全球化地理发展,主要论及全球化对翻译以及翻译研究的启示,提醒人们要注意做好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平衡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同世界接轨,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创造繁荣和谐的世界翻译新局面。

 

3.3 发展趋势

 

《翻译地理学》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学者纷纷撰写书评,国内外刊物都有发表。这些书评肯定成绩,指出缺陷。这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极为有利。

 

“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其应用的贡献。他强调翻译行为与其发生的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部发人深思的创新性著作开创了一个翻译研究新视野,必将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引发其他学者在此新构建的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Li Xin,2011:461)“许教授的新著既面向中国学者,也面向西方学者。他既给西方学者介绍了中国翻译研究新领域的神奇进展;又向中国学者提供了进一步就该论题进行探索的素材。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学者应做些什么?许教授给出的答案是:继承中国翻译传统,引进外国译论并从中汲取营养,力求创新,以便获得国际认可。中国学者不仅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又要反对狭隘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样才能推动翻译研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Cao Lijuan,2012:187)该作“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翻译地理学是翻译学与地理学相互渗透的结果。该书不但对促进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也促进了世界翻译界在全球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研究”(Qin, Zhiguan,2011:80) 该作开辟了一个翻译研究新视野(Zhu Ling,2012:390)“《翻译地理学》则以专著的形式尝试系统地构建这一学科,表现出国内学者在学科创新方面的勇气。”(黄忠廉,焦鹏帅,2011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翻译地理学》也不例外。该作在结合地理因素研究翻译方面做的不错,但在论及结合翻译研究地理方面做的还较欠缺。应充分利用《翻译地理学》中已有的内容,再补入相关内容,仅立于研究对象,“取关系学科的视角,依据翻译与地理的关系,可从三方面尝试建立翻译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第一,翻译与地理的对应关系。翻译要反映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所涉及的一切。从语言与其所反映的对象来看,地理因素可映射在语言中,翻译与地理的对应关系需要充分观察和描写。”(黄忠廉、焦鹏帅,2011)第二,地理对翻译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地理对翻译以及译论的产生、发展、变化、消亡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方式、特点等。第三,翻译对地理的影响。“通过翻译研究地理,可由翻译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史,尤其可以从译事之兴衰考察经济地理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如因为翻译改变人类活动的地理布局、各大洲各国或某国、某地区的人类活动条件和特点的变化等。”(黄忠廉、焦鹏帅,2011)上述学者的意见,为翻译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发展空间。


鹿彬 著


4 研究方法

 

翻译地理论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其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在方法上相互关联,但在具体方法利用上,又有所发展。翻译地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三部分组成。

 

4.1 哲学方法

 

这是指导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论,而唯物辩证法由于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因而可成为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如人地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关系,按照唯物辩证法,人处于天地之间,其活动必受其制约,但人虽受其限制,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即在认识了由天地构成的客观规律后,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转引自王祖友,2016:21)因此在从地理视角探讨翻译时,切不可把人地关系相对立。

 

4.2 一般方法

 

科学方法是指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一般科学方法论是现代科学共同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中经验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时常用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而系统方法作为一般方法论的构成成分之一对翻译地理论研究尤其重要。既然翻译地理论从性质上讲属于人工生态系统,那它肯就是一个控制系统,既是一个控制系统,那它在运动中必然会产生正反馈或负反馈的功能,这是指对改变了的输入或输出所产生反馈。因此,要研究翻译地理论的大系统研究或其某个子系统,就必须把握好其系统的所有要素及其情景。

 

4.3 具体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则包括以下几种:①强调整体论,把握翻译地理论中的诸多关系的结构,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的分析或者系统的思考。②对翻译地理论系统内部结构,应系统研究其内部各种因果关系,重点纵向或横向分析该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此法可称之为梯度分析法或区域分析法。③与整体论相匹配,在翻译地理论研究的微观方面,可用还原法,对翻译地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实施细致的分析研究,应采用定量分析和实验。④在翻译地理研究中,还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统计学方法、类比法,以及聚类分析、排序等数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BranchadellAlbert & Lovell Margaret West (ed.). Less Translated Languages[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2] Cao, Lijuan. Review of Translation Geography[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11,19(2):185-187.

[3] Cronin, Michael.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4] Li, Xin. Review of Translation Geography[J]. The Translator, 2011,17(2):458-462.

[5] Mains, Susan P. Cultural Geography in a New Millennium: Translation, Borders, and Resistance[J].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2004,22 (1):70-74.

[6] Qin, Zhiguan. Une nouvelle contribution aux recherches sur la traduction[J]. Translatio, 2011,30(1-2):79-80.

[7] Schaffner, Christina. (eds.) Translation in a Global Village[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0.

[8] Schulte, Rainer. The Geography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raveling Between Languages[M].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2002.

[9] Shell, Marc. Money and the Mind: The Economics of Translation in Goethe’s Faust[J]. MLN, 1980,95(3): 516-562. (German Issue).

[10] 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11] Zhu, Ling. Review of Translation Geography[J]. Target, 2012(2):389-390.

[12] 陈磊. 实习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2):65.

[13] 崔莹.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翻译形象[J]. 海外英语,2011(5):161-163.

[14] 费小平. 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 郭振兴. 翻译地理学视角下对唐诗中地名英译的思考[J]. 青年文学家,2012(36): 170-171.

[16] 何亚琴. 文化的区域化与翻译的全球化[J]. 上海翻译,2006(4):21-23.

[17] 黄忠廉,焦鹏帅. 建构翻译地理学新学科体系[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3-24(013).

[18] 金惠康. 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9] 刘宓庆.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0] 刘淼.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2):20-23.

[21] 马晓梅. 谈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5-36.

[22] 王祖友. 跨界研究结硕果,彰显特色创译论---许建忠教授访谈录[J]. 英语研究,2015(2):38-47.

[23] 王祖友. “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之辩[J]. 翻译论坛,2014(1):20-23.

[24] 许建忠. 翻译地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5] 许建忠.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翻译文化安全问题[J]. 翻译论坛,2014(2):72-76.

[26] 许建忠. 全球化时代的翻译经济[J]. 外语教育研究,2013(1):88-91.

[27] 杨朝燕,邓小红. 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与商标翻译[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85-87.

[28] 余桂兰.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与翻译的影响[J].学习月刊,2007(7):17-18.

[29] 袁镜瑶. 中国旅游翻译[D]. 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30] 曾文雄. 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 外语研究,2006(3):45-47.

[31] 张春柏、吴波.从佛经与圣经翻译看中西方翻译传统的相似性[J]. 上海翻译,2005(2):1-5.

[32] 郑锦怀. 翻译研究的经济学视角初探[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TJWWHQ14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许建忠,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翻译学及其跨学科研究。


本文原载《英语研究》2016年第2期,第114-123页。本次推送已获作者授权,谨此致谢。如若引用,请以原载期刊为准;转载请注明“大民说英语”以及文章来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