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4:大乘思想之唯识与中观

德昆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释迦牟尼佛 唐卡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4:大乘思想之唯识与中观

 

编者按:从古至今,关于藏传佛教的争议一直存在,在此不赘述。其实,藏传佛教理论比较权威的诠释在格鲁系;当然,汉地流行的却是宁玛系(大圆满)。刨去神话色彩,必须承认藏传佛教还是比较多的保留了实修的传承(含理论、实践),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藏传佛教一直有关于“如何做上师”的比较专业的、私密的“职业”技术培训,所以,即使同样的修证水平,藏传的上师显得比汉传的“有型”、“高大上”得多。

 

公众号选择介绍一些比较基础的藏传佛教理论,供大家比较、参考。或有“自赞毁他”的部分,预先请诸看官周知。转载此文绝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另,本文作者德昆,网络没有发现其详细资料,疑似 黑德昆先生 的笔名。

 

大乘思想之瑜伽行派(唯识)

 

根据对佛教理论的深入程度来划分,我们要谈到的第三个重要思想宗派是大乘思想的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与小乘经部的观点有某些相似之处,最关键的差别在于认为小乘宗派所主张的“极微”并非实存。如佛陀所教导的:“佛弟子啊!三界一切都是唯心所造。”这说法,主张三界并非由造物主所创造,也不是毫无原因就产生的,由于习气和业力的力量而现起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三界唯心所造。传统上,习惯以水为例,天界的众生视水为甘露,人界的众生视水为解渴的饮品,而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则视水为脓血和岩浆。

 

依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皆为自心的投射,我们所有对事物的认知和概念,都是由自心的习气种子所生起。当习气种子成熟,遇上合适的因缘条件时,幻相和显相就会出现。传统中,他们最常举的例子是做梦,在梦中,我们以为所见所经历的一切都非常真实,会有真实的悲伤、恐惧和欢喜,而事实上,当我们醒过来,会发现梦中的我们和梦中的一切都不曾存在。

 

瑜伽行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世界的真实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认识活动(识),而无认识对象(境),恰如梦中所见,即“唯识无境” “境空识有”,因此这个宗派又被称为“唯识宗”,亦称“大乘有宗”。

 

在小乘宗派传统的“六识”的基础上,瑜伽行派提出“八识”, 除却“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第七识是“末那识”,即烦恼识,又称根本我执。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即种子识,储藏一切业力习气的种子,非善亦非恶,非正面亦非不正面,是最基础的中性的心识储藏库。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为实有。

 

除却“八识”之外,唯识宗提出“三性”(trisvabhāva)的理论,“三性”架构起他们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性又称“三自性”和“三自相”,是三种存在形式,依次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 和“圆成实性”。

 

与三性相依而存的是“三无性”,依次是“相无性”“生无性” 和“胜义无性”,三自性是缘起,三无性是性空。三性是法相,三无性是法性,两者互为表里,需要结合去理解。

 

以被蛇咬过的人误将麻绳错认为蛇而饱受惊吓的例子来比喻,或许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三性三无性。遍计所执性是实际上的没有, 而我们看到麻绳误以为有蛇,这里出现了蛇的幻相(概念)。依他起性是指错将麻绳误认为蛇的无明,这两性是相互依存的,有概念也有对这种概念觉知的心识(尽管它本质上是无明),圆成实性是指我们冷静下来,不单认出我们误以为是蛇的东西其实是麻绳,更进一步地认出了麻绳的本质是麻。

 

与此相依而存的三无性是:将麻绳误认为蛇是幻相——“相无性”,这种认知本来就是虚惊一场,是幻事——“生无性”,当这种迷惑和恐惧散去之后,人所体验到的释然真实的感受,就是虚空—— “胜义无性”。一切都有它离于造作的本来面目。

 

唯识宗特别注重概念的深化与创新,建立了唯识无境、八识与种子、三性三无性、转识成智等学说,将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因明逻辑思

 

维化为己用,形成了一个从世界观、认识论到解脱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极大地增强了佛学的理论说服力。

 

唯识宗尊弥勒菩萨为始祖,相传无著曾上天受弥勒口授,回来后诵出了《瑜伽师地论》作为创立学派的理论根据。

 

弥勒菩萨亦称未来佛,佛典中记载他住在兜率天宫,曾从佛授记将继承释迦佛位于未来成佛。据一些学者考证,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一般认为,唯识宗实际创始人是无著、世亲两兄弟。

 

关于无著世亲两兄弟的降生,佛典里有这样的传说,他们的母亲原为比丘尼,发愿要护持佛法。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身为女性,她空有弘法之心,却难以广兴教法,所以决意自毁戒誓,嫁人生子,来作兴教事业。于是她嫁给一位王子生了无著,之后她抛弃了王子,又嫁给一位婆罗门生了世亲。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是相当惊人的。

 

她不怕被人误会,她的誓愿,她所行的事业,都是真正的出离, 是出离中的出离。

 

当孩子们长大要继承父业时,他们伟大的比丘尼母亲说:“我不是为你们父亲的事业来生你们的,而是希望你们勤奋修行来振兴佛教的。”

 

无著与世亲长大之后,果然皈依了沙门,在有部(小乘之一)出家,之后不久,兄弟二人就分开传道去了。无著先修小乘空观,感到不足,传说后来经弥勒指点而改信了大乘。世亲原来对有部的阿毗昙很有研究,曾著《俱舍论》,对小乘学说十分自信,反对大乘,后经无著的影响而改宗大乘。

 

世亲菩萨一生著述极丰,早学小乘时,即撰五百部著作,改宗大乘后,又造五百论书,世人乃尊以千部论师。其中小乘论典以《俱舍论》为代表作,此部论书体系严谨,论旨明彻,乃了解部派及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精华作品,自古以来即被视为重要的佛教教科书,甚至被誉为聪明论。大乘论书则以《摄大乘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十地论》《庄严论释》等最为精要。

 

尊者庞大著述传至中土后,形成各宗派的思想源流,如依《十地经论》成立地论宗,依《净土论》成立净土宗,依《摄大乘论释》成立摄论宗,研究《俱舍论》而成立俱舍宗,由玄奘翻译的《成唯识论》而成立法相宗等。

 

唯识宗的分支教派主要包括:一分家、二分家、三分家、四分家

 

(此处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一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

 

二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与“相分”。

 

三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相分”“自证分”。

 

四分家主张心识的作用为“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大乘思想之中观

 

在佛教的见地中,对空性阐释最彻底的,应该是四宗中的中观派。所以我们将它放在最后说。

 

中观派的传承是由龙树菩萨所创立的。龙树菩萨约在世尊入涅槃五百年后出生在南印度。佛陀在很多经典中授记、预言了龙树菩萨的降生,并说他会找到《般若波罗蜜多经》,佛陀说,在他入涅后五百年,有一位比丘会降服常见和断见,阐述殊胜无畏的空性见地。这位比丘的名字叫作“龙”,他在人世会成就初地菩萨的果位,在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成佛。

 

《楞伽经》亦云:“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刹。”

 

后来,龙树菩萨果然出生在南印度安达罗地区的婆罗门家庭。他出生之后,所有为这个小孩相面的相士都断言这孩子寿命不长,龙树菩萨的父母为此做了很多努力,直至带着他去朝圣。见到了当时那烂陀寺的住持萨惹哈,萨惹哈收龙树菩萨为徒,为他延续慧命。龙树菩萨在上师萨惹哈的座下学习,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学者。

 

当龙树菩萨成为上师之后,他在海边讲经说法时,与会者中会有两个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当他们出现的时候,周围会弥漫着浓烈的香味。尊者问他们原因,两位年轻人说,我们是龙族,当我们和人类接触时,人类的气味令我们难以忍受,所以必须抹浓烈的香水来保护自己。

 

这两位来自龙族的年轻人邀请龙树菩萨去龙族讲法,龙树菩萨在此发现他们保存着失传多年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将其带回人间。龙树菩萨后来为《般若波罗蜜多经》写了一部论释,来传扬此经,这就是《中论》(中观根本慧论),亦称《中观智慧根本颂》。

 

《中观智慧根本颂》是公认的中观学派最重要的论著,此外,龙树菩萨还写了五本关于中观思想的短论,这六本著作合起来,就是《中观六正理集》(理聚六论)。

 

龙树菩萨吸收综合了初期大乘佛教经典的相关理论,对佛教“性空”的观念给予完整的论述,“缘起性空”思想成为大乘佛教的基础。建立大乘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播到全印度。

 

龙树菩萨的核心思想在《中论颂》第一品第一颂的“八不偈”中道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八不偈”亦称“八不缘起”或“八不中道”。因为缘起法的本质是空,空即无碍。不落“空”“有”二边,即为中道,《中论》之名即是以其阐明中道而得,甚至连“中道”本身亦不存在,是超越任何概念造作的修道。

 

《中观颂》中亦有“三是偈”,即“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称“三谛原理”或“三谛偈”,赋予缘起“空”“假”“中”三重原理。

 

龙树菩萨开创中观学说,以其“唯破不立”的“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方法独树一帜,阐释了佛陀二转法轮的意旨,系统论证了《般若经》中“一切法空”的命题,主张一切思维所及、言语所表的事物皆空无自性,即“心境俱空”亦称“大乘空宗”。

 

龙树菩萨的学说经鸠摩罗什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弘扬、光大,影响深远。中国大乘八宗奉龙树菩萨为“八宗共祖”。

 

龙树菩萨被后来的中观派(Mādhyamika)追封为祖师,有亲传弟子提婆(又称圣天,圣天菩萨著有《四百论》,后为外道嫉恨所杀)。

 

至 6 世 纪 中 观 学 说 出 现 佛 护 ( Buddhapālita ) 与 清 辨(Bhāviveka)两大论师。佛护只有一部《中论释》传世,通过为偈颂补充推导过程而建立起归谬论证之方法,即不正面立论,而是通过举出敌方论点的矛盾之处来表明自己的主张。这一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但佛护并未表现出派别意识,也没有对当时流行的瑜伽行派进行回应或批判。

 

稍晚的清辨则批判佛护并采取因明格式以理解与诠释龙树的空观,主张步步为营的逻辑演绎可以有效地破他立己,并以二谛(世俗谛、胜义谛)重组“缘起性空”理论,奠定了此后中观派的基调。

 

清辨著有《般若灯论》(又译《智慧之灯》)和《中观心论》, 不仅对佛护提出批评,也批判瑜伽行派的唯识理论。他在著作中首次使用了“中观派”一词,是中观派思想作为宗派确立之始,自此中观形成经部中观、瑜伽中观二分格局。

 

本文摘录自《藏传佛教极简史》第二章 “今日娑婆树 几年为一春”第七节——第八节。作者:德昆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3:大乘思想的起源、大小乘见地的区别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1:三转法轮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2:三次结集及小乘佛教的观点


藏传佛教:4 我执与烦恼 5 阿赖耶识与阿赖耶智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 菩提心与佛性  2 空性  3 自心本性《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前言  中译者序《甚深内义》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敦珠仁波切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


修持大圆满心髓彻却、脱噶之体验(附:根造上师简传)


谈谈藏密的守护神


第十讲 如何修梦《藏密心要十讲》


第九讲 如何进入法界大定《藏密心要十讲》


第八讲 如何生起和收摄空色《藏密心要十讲》


第七讲 如何得见明体《藏密心要十讲》


第六讲 如何修持空性《藏密心要十讲》


第五讲 如何引气进入中脉《藏密心要十讲》


第四讲 闭关要领 《藏密心要十讲》


第三讲 灌顶的意义《藏密心要十讲》


第二讲 求师须知《藏密心要十讲》


第一讲  菩提心释《藏密心要十讲》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