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布会 | 建城3000余年,得名800余年!重庆这样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重庆发布 2022-09-29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在1982年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40年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专门印发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文件。


为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了《重庆市关于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今(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实施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龚皓月 摄


发布人:


张   睿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幸   军  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

黄孝明  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到2025年,重庆要更加完善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整的保护传承体系

——张   睿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及建设规划,围绕文物本体修缮、纪念馆建设及展示等8大板块,推进实施重点项目68个

——幸   军


渝中着力构建片区式保护格局,特色化、差异化打造10个传统风貌区、10个山城老街区、10个特色老社区,将历史人文有机融入城市气质、街巷肌理、百姓生活

——黄孝明


关于《实施意见》


张睿介绍,《实施意见》共有5个部分,21项重点工作;严格对标对表中央《意见》结构内容,紧密联系重庆实际,系统构建重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张睿介绍有关情况 龚皓月 摄

到2035年

全面建成系统完整的保护传承体系


① 明确总体目标和任务

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2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重庆故事,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需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重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保护传承体系要更加完善,到2035年,系统完整的保护传承体系要全面建成。


建立保护对象、保护管理体制

保护规划三大体系


② 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建立保护对象、保护管理体制、保护规划三大体系

 不断充实保护对象,不仅要保护历史地段、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等新类型历史文化资源,还要把见证新中国成立及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代表性遗存以及当代重要的建设成果保留下来。


● 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管理体制,分级落实重点任务。


● 构建以重庆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为核心的保护规划体系,统筹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空间布局。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  邹乐 摄 


严格拆除管控,禁止大拆大建

不强制搬迁居民村民


③ 加强保护利用传承

● 明确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重点和保护要求,划定保护范围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

 严格拆除管控,禁止大拆大建,不强制搬迁居民村民,保护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建筑、老建筑、古民居,采用“小规模、渐进式”保护整治方式和“绣花”等微改造方式。补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多措并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安全问题。

 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利用巴渝古驿道、老铁路、山城步道串联、展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优秀历史文化名镇、街区的宣传报道,让城市和乡村处处显文化、见历史,让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实施保护传承重点项目。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跨区域、跨流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系列文博场馆和中心城区山城步道的规划建设。


④ 健全工作机制

● 充分发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相关部门协调联动。

 完善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预先保护、考古前置、体验评估、公益诉讼等各项管理机制。

 动员鼓励各方主体参与,研究制定奖励激励机制。


⑤ 完善保障措施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市、区县政府要将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江津发布供图


问答精选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

推进实施重点项目68个


幸军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功争取重庆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并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幸军介绍有关情况 龚皓月 摄


系统梳理重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品牌资源330项。组织起草形成了重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等综述8个,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夯实基础。


编制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及建设规划,着力打造綦江、酉阳2个主体建设区,城口市级重点拓展区,以及黔江、石柱、秀山、彭水4个拓展区。


同时,正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实施方案和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方案和规划初稿,并多次征求有关专家、市级部门以及区县的意见,将科学划分管控保护、主体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大功能区,重点规划实施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大基础工程。


此外,对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及建设规划,围绕文物本体修缮、纪念馆建设及展示、环境整治、文旅开发等8大板块,推进实施重点项目68个。


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区县开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策划和储备工作,合理策划一批符合中央资金支持方向、具有长江文化代表性、彰显长江文化价值内涵的重大项目。


并组织开展了乘郑渝高铁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第十三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暨“高铁带你游三峡”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下一步,将加快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及建设规划,加速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保护规划,统筹推进项目储备和建设。


王良故居 张绍国 摄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居全国前列

晒出重庆历史文化“家底”


张睿介绍,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嘉汇”源远流长,“三峡魂”雄阔壮美,“武陵风”绚丽多彩。重庆建城3000余年,得名800余年。


重庆具有中国山地城市典范、国家战略大后方中心、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和开放口岸、中国西南腹地移民城市和交流中心、红岩精神发源地、巴渝文化和三峡文化创造地等六个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广泛分布着彰显传统巴渝、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战时首都、西南大区的特色文化资源。


已经公布的历史文化资源,按照空间分类:

 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

● 4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江津、合川、万州、荣昌)

● 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

● 10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渝中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北碚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等)

● 29个传统风貌区(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等)

● 2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31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 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 4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

● 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696个历史建筑等

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居全国前列。


按类型分类:

● 1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2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涪陵白鹤梁题刻、合川钓鱼城遗址)

● 2处国家文化公园(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

● 5处国家工业遗产

● 395处抗战遗址

● 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572株古树名木

 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罗国家 摄

渝中区以渝中半岛

集中展示历史人文


黄孝明介绍,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渝中作为建成区、老城区,在重庆率先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始终走在最前列。渝中按照市委、市政府“以渝中半岛集中展示历史人文”的要求,精心编制《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展示区保护利用传承专项规划》《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展示区保护传承项目规划实施导则》《渝中区文物及文物点保护规划》《渝中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系列专项规划,从而形成了母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纲要,系统指导整体的保护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黄孝明介绍有关情况 龚皓月 摄


近年来,渝中区精心实施了149处文物保护单位和42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完工中法学校旧址等一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老鼓楼衙署遗址定格千年母城记忆,白象街文物建筑群呈现百年开埠盛景,“红色三岩”保护利用获评全国十佳案例。


与此同时,渝中区还十分注重全区面上的整体保护,着力构建片区式保护格局,特色化、差异化打造10个传统风貌区、10个山城老街区、10个特色老社区,将历史人文有机融入城市气质、街巷肌理、百姓生活,一批风貌街区次第焕新。


在文物保护利用中,高品质建设了一批历史陈列馆、历史博物馆,将历史文物展现于大众面前,融入大众生活,让其“活”起来、“动”起来。


比如,老鼓楼衙署遗址作为重庆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衙署建筑遗存,见证了重庆得名以来的八百多年的沿革变迁,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大空白,目前该遗址正在建设城市考古遗址公园以及考古遗址博物馆,这对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提升重庆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将成为打造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坚持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结合文旅产业、夜间经济等发展方向,将十八梯、山城巷、洪崖洞等打造成为了旅游文化街区,精心营造高高兴兴来“打卡”、心甘情愿去“刷卡”的旅游场景,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产业发展的成效获得了国务院通报表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发布会实录全文







防控小贴士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大家都在看



2022年9月7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疫情关注提示:青岛、防城港、赣州

沙坪坝区,全域常态化!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周小平

编辑:杨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