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敦和雅集|中美慈善教育专家,共话“体验式慈善”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拆掉知识的围墙 公益慈善学园 2021-09-15

写在前面


何为“体验式慈善”?作为公益慈善教育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体验式慈善”也称为“服务学习”或“在资助中学习”,是指通过给予学生一定资金用以公益慈善捐赠,在具体场景和实践中指导学生动态跟进捐赠全过程,从而增进其慈善体验以达到普及慈善理念目的的教学方法。


2019年9月,由敦和基金会和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的“敦和·善识计划”(以下简称“善识计划”)开展以来,首期20位高校教师在开设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同时,以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试点开展体验式慈善教学。
在“善识计划”的相关调研中,有近六成的受资助高校教师有意愿在其公益慈善通识课中加入体验式慈善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如何更接地气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体验式慈善教学等,还存有诸多困惑和挑战。
为此,5月5日,由敦和基金会和公益慈善学园联合举办的“敦和雅集”活动以“体验式慈善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公益慈善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部分“善识计划”的高校教师共19人,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开展分享和互动,希望能为体验式慈善的本土化探索和实践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在分享环节开始之前,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叶珍珍回顾了该项资助计划的缘起、进展以及对“体验式慈善”的关注,并从基金会资助的视角谈到了项目的资助目标——希望探讨并凝聚慈善教育项目中的中华文化精神;汇聚一批关注慈善教育、有专业精神和热情的教育工作者,持续在这个议题上生长;探索将优秀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慈善教育的过程;以及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公益慈善有发声的机会和能力,形成常态化的互动机制等。


            主题分享 


一线教学案例观察与思考


主题分享环节,三位高校教师分别带来了关于“体验式慈善”实践的精彩分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的马玉洁老师以其新冠疫情下的《公益十讲》通识课程体验式慈善教学为案例,详细分享了整个设计、引导和实施过程,及其观察到的成效和反思等。


来自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公共、非营利和卫生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华芳,对于体验式慈善教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他从体验式慈善是什么,具有什么显著效果,尤其是在中国开展教学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享。
来自公益慈善学园“善识计划”的志愿者邓敏讷老师,则站在项目运营的角度,介绍了体验式慈善项目设计与运营上存在的难点的挑战等。(具体分享内容后续将推出,敬请持续关注)





             互动讨论 


本土化实践现状与问题碰撞


互动讨论环节,嘉宾围绕体验式慈善本土化实践的现状和问题,运作模式的重点与难点及支持系统等方面,展开了观点分享和智慧碰撞。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健刚进行总结发言。以下为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摘要。

 


罗文恩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中国的情境和语境下体验式慈善的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公益实践比较接近,是一种融合真实场景的深度学习,故而需要进一步扩展。
个人认为最少应该有三种形式,一是giving-based learning(基于捐赠的学习),这是本次雅集讨论的焦点;二是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它可能有很多种类型,包括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比赛、志愿服务或参与其他形式的周期性公益项目;第三种是internship-based learning(基于实习的学习),比如鼓励学生去公益机构的某个岗位实习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深度了解公益机构的使命和运作状况。需要注意的是把这个概念的内涵扩大化之后,如何树立教学目标及科学衡量教学效果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周俊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讲到体验式慈善,首先要明确体验的主体仅仅是学生吗?体验式慈善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第一个问题。其次,学生体验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去帮助别人,反过来也可以体验被别人帮助。第三个问题是公益慈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的看法比较明确,对于开设公益慈善教育的专业课,是希望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成为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者,对于选修课程可能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潜在的捐赠者,而不是专业的管理者。从总体来看,我们对体验式的慈善教育的研究需要推进和加强。


冯天丽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理工背景的学生他们对什么是社会问题没有很清楚的了解,因此,在上《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这门课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启发他们仔细去思考、观察、甚至是解决社会问题。他们用科技的、用技术的,甚至在他们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相联系的时候,能够想到我这样的一个工作的决定能够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或者我这样的决定是不是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或者更好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很多学生觉得这些社会问题和他都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敦和基金支持的这样的体验式慈善是非常有意义。

 

薛红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在体验式慈善教育如何扎根高等学校的教育系统的议题方面,她回顾了从教以来在开展公益慈善通识课中接触到或请听到的学生们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误解和挫折。造成的原因有来自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限制,也包括了来自学校、学院及学生社团等多方的机制衔接问题。她认为在高校慈善教育系统中,不仅仅是教授通识慈善教育的老师,还有学生社团,团委,各个书院的学生工作的老师也需要参加到类似体验式慈善的环节中,要解决如何把这几方的力量合起来的问题,给让学生一个更好的指导,特别是有慈善心的学生不要受到挫折和伤害。

 

王银春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她从自身研究领域的维度来思考什么是体验式慈善的教育,为什么要进行体验式慈善教育,以及怎么样去做体验式慈善教育。就体验式慈善教育的主体而言,包括学生、教师、还包括慈善组织。中国的慈善组织与国外的慈善组织相比,在开展体验式慈善的自觉意识和运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加强。之所以有必要开展体验式慈善教育,首先是由慈善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其次,从伦理的视角来看,慈善可视为人的一种美德,那么,“慈善是否可教”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而“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解答的逻辑前提在于解答“美德是不是知识”这一命题为必要条件。
苏格拉底宣称,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可教的,反之亦然。但在《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又开始犹豫“美德到底是否可教”,他否认美德教师的存在,认为美德不可能通过德目的说教与学习获得,需要道德主体通过“无知的觉悟”才能彻底领悟。同理推之,作为美德德目的“慈善”同样存在“可教”与“不可教”两种相互对立的道德教育悖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苏格拉底美德教育“无知的觉悟”的进路为体验式慈善教育提供了学理支撑;此外,体验式慈善教育的必要性也可从道德心理学视角获得支持与辩护。


PIM益启未来
(曾用名PIM益启慈善)刘青榆、范川


我所在的机构开展了体验式慈善项目,从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十分注重让参与者探索其价值观,并开展专业培训,比如系统思维、影响力评估等。我认为对学生来说帮助最大的是做机构探访或访谈,以及专业导师给予的指导。每一次项目都是一个共同决策协商的过程,如共同决定2万美元的资金如何分配,通过讨论去磨合价值观,去了解大家对每一个项目的影响力评估等,十分重要。


周秀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转型之中的中国教育政策,比较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管是以体验式还是以综合实践、社会实践等名词出现,目的都是强调学生们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现实,所以实践的理念和体验式的理念既有相通之处,当然也有很多不同。从整个教育公益政策来讲,经济性的资源动员不是社会力量的优势,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强国家的公共治理格局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共资源的分配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她认为美国倡导的体验式公益慈善有其信仰结构和宗教背景,跟中国传统的互助共济和当代的公益慈善概念有所不同。因此,从政策理念方面可以突出两点,一是更加关注教育政策倡导,二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公益慈善教育的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与既有的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举措等结合起来。

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


体验式慈善有三个运用场域,分别是在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在通识教育谈体验式慈善教育的时候,有几个显然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跨专业的融合和跨专业的参与的过程,第二是增进不同专业对慈善的理解,第三是不需要期待达到专业教育对慈善的深层次理解,能有基础的认知即可,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即实现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他建议在体验式慈善教育的过程要多反思,老师在其中发挥好设计者、引领者和催化者作用。


李华芳

伟谷州立大学公共、非营利和卫生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对前面的发言观点进行了澄清。他认为在中国语境中,体验式是一个特别广泛的很难定义的一个概念,需要在翻译的选取方面仔细想一想。关于体验式慈善主要的目标是什么?目前在西方的讨论中已经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下一代的慈善家。

通识教育中学生来自不同背景的话,更能激发出一些新的火花,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能发挥的在慈善领域能发挥的作用,往往就是超乎我们想象,类似“科技向善”的发展趋势。最后,不论是哪种教育模式的运用,其重点是在让学生获得经验,然后从经验中能够学到自己成为下一代慈善家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李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从项目执行方的角度,对分享环节三位嘉宾的发言延申更多操作层面的疑问。他对马玉洁老师的体验式慈善项目运作表示肯定,但对实际的后续参与情况存在担忧,学生们选择对大的慈善机构进行投入,后续的参与的情况会变得比较困难,很多小而美的这样的机构,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可能就会排除在筛选对象之外。从项目支持角度,学园可以为教师教学、学生实践提供哪些支持以满足需求,他希望收到老师们更多的建议。此外,他也从项目叠加层面需要考虑的如何分配拨付项目资金、项目监测评估是否需要统一、激励机制是否有效等提出了疑问供后续讨论和优化。


何进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


在讨论体验式慈善的适合,首先要把握住原则,到底是为了谁在做这个事,他的需求和问题是什么,这是不断的明细的过程,不存在绝对真理。西方跟中国不一样,要思考怎么能够利用我们的项目找到适合我们的东西?

再者,要思考怎么能够让大家超出自己的视角。因此,体验式慈善在本土化中有两个挑战,第一是要明确大原则,第二弄清楚方法,这个方法中很重要的是要多方参与,而多方参与,带进谁来是个挑战,从时间到经历到资金都是个挑战,但是可能恰恰就是应该去探索的。



杨晔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体验式的慈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针对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而言。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挑战在于它对资源、对老师、外部支持环境和基础架构的要求都很高。从项目的实际运行来看,体验式慈善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是因地制宜,百花齐放的。作为资助方,我们要鼓励老师们去尝试。但要大规模的推广,可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来自于多个维度,包括最基本的对于定义本身的理解。如果说大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不是有可能有些老师在做体验式慈善的时候,就会做成不同的样子?这是可以预期的。
 
此外,我们需要在项目的规划当中,尤其是在中长期的规划当中去明确我们的项目目标和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的目的如何契合的问题。


朱健刚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对于本期雅集的议题他谈了三点体会:第一点,分享嘉宾所谈的体验式慈善与现在国内高校所做的“服务学习”还有些不同的理解,这里的体验式慈善带有积极捐赠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新事物,能否在中国开展确实需要讨论。其次,参与式讨论需要很多利益相关方都参加,从这个角度上看,本期雅集的讨论缺少了关键的参与方即学生。在目前自主化学习时代,学生的真实的声音特别需要被听到,他们的态度和内驱力是关键。

第二点,语境对体验式慈善的讨论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中文的情景下理解体验式慈善基本上就相当于服务学习。这里特别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慈善是不是可以被教的?我们现在可能不要急着去研究这个事情,而是要先去多做一些体验式的慈善教育,或者公益教育,或者我们叫服务学习的教育。先去做多做一些课程,做着做着再去做研究。他主张大家可以多做行动研究,用行动研究的思路去做教育,可能会更有助于教育。体验式慈善教学一定要多做相关的研究,尤其是行动研究,多做记录,多做一些档案,多做一些反思,多一些自我批判。

第三点,体验式慈善的开展光靠老师是不够的,要有技术支持和研究者的参与,当然毫无疑问需要基金会支持。其中,基金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态度,要允许失败。由于文化情境的不同,教育目标也不同,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目标跟美国大学教育目标有相当大的差异。体验式慈善的教学法可以在中国的一些大学中去开展,但是更多的要有一种实验的心态来看待,特别要允许我们去接受失败。

在谈到体验式慈善教学的利益相关方问题,朱教授认为包括最重要的学生群体,服务对象,学校和合作组织(所谓的合作社区)。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训练学生而去轻视损害到服务群体的利益,这两者是最难平衡的,所以这两个利益相关方非常重要。

 

写在后面


“善识计划”还在持续进行,如何优化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体验式慈善教学的试点,达成推动高校慈善教育和普及学生们的慈善理念,离不开慈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合力协作和支持。对此,“敦和雅集”也将开放平台,在合适的机会继续召集慈善教育专家共话,欢迎与我们一起,共同推动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