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儿发热,只要有这四种情况,就可以用补中益气汤

2017-07-21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40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①凡患儿平素或病时,在睡觉中眼不全闭者,②印堂处青筋明显者,③臀腿肌肉不实者,④大便量多结构粗松者,凡具备这四者中任何二点者,皆为应当使用补中益气汤之体质和证型。”补中益气汤退烧的医案,还可以参考精彩讲座:临床常用的13张外感退热方(编辑/王超)

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作者/郭贞卿


前辈医家对补中益气汤能治疗外感发热的情况多有论述,如《医方集解》云:李士材谓本方虚人感冒,不任发散者,此方可以代之。朱丹溪治伤寒多用补中益气汤。《景岳全书》指出:“东垣由此以治劳倦内伤发热等症,虽曰助阳也,非发汗也,然实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痎疟及脾气下陷等症,则最所宜也。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但有中气亏甚者,则升、柴之类,大非所宜。”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指责东垣立此方命名本错,仅知其补脾胃益气,而忘却其为中虚兼外感之方。就连东垣本人在使用此方的加减法中,也曾说到:“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非正发汗,乃阴阳气和自然汗出也。”


赵养葵在《医贯》中也曾经指出:“世人一见发热,使以为外感风寒暑湿之邪,非发散邪从何出,又不能灼见风寒暑湿对证施治,乃通用解表之剂,杂然并进,因致毙者多矣。东垣深感其害,创立此方,以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伤者多,外感者间或有之,纵有外邪,亦是乘虚而入,但补其中,益其气,而邪自退。不必攻邪,攻则虚者愈虚,而危亡随其后矣。而内伤不甚者,即于本方中,酌加对证之药,而外邪自退,所谓仁义之师,无敌于天下也。”


再对照东垣原方与赵氏对此方之加减法而看,使我得到很多启发,小儿首当重视脾胃,我将此方用于小儿外感发烧,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用情况如下。


使用指征:


①凡患儿平素或病时,在睡觉中眼不全闭者,②印堂处青筋明显者,③臀腿肌肉不实者,④大便量多结构粗松者,凡具备这四者中任何二点者,皆为应当使用补中益气汤之体质和证型。


至于一般常谓之面白、纳呆、气短、唇白舌淡等气虚表现,反而退居于附属的参考地位。


凡此类患儿外感发热,皆为脾虚外感,均当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论治。


1.发热38°C以上者,加大青叶、蚤休、黄芩、薄荷、石膏、葛根;


2.发热较轻、咳嗽者,加杏仁、百部、前胡、枳实、桔梗;


3.高热咳嗽、气喘痰鸣者,加地龙、苍耳子、麻黄、杏仁、黄芩、石膏;


4.扁桃体红肿、发热、口渴者,加板蓝根、大青叶、淡竹叶、牡丹皮、赤芍、银花;


5.高热挟食,可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再加焦三仙;


6.发热较甚,汗出又退,退后又复热,舌苔腻者,可与柴陷汤(即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方化裁);


7.发热又见口舌糜烂者,加导赤散;


8.夏日受暑发热无汗,合香薷饮;


9.在夏日发热汗出,脉弱面垢,倦怠口渴者,可加减为东垣清暑益气汤;


10.发热,舌苔白腻且厚,尿黄,引饮,加槟榔、厚朴、草果、黄芩;


11.低热,口渴不饮,苔腻舌尖红,加茵陈、滑石、黄芩、车前草。


以上仅举大概。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具备补中益气汤的上述使用指征者,用此方加减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恢复较快,效果巩固。不少患儿,过去常常感冒发热,每次治疗总是缠绵难愈,经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以后,感冒发热的次数比过去有明显的减少。


但是,凡不符合上述使用指征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就难获此效;甚至反有害者,不可不注意及此。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郭贞卿医论医话集》,学苑出版社出版。郭贞卿 编著。编辑/王超。校对/居业、小谢。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灵兰中医馆秉持“良医、好药、善行”的理念,医疗、教育、研究三位一体,为中医师,也为患者,打造一个优秀的中医药平台。如欲关注“灵兰中医馆”,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